樊梨花和鸣沙山的传说
鸣沙山位于天山北麓海拔1930米—2168米的草原上。在辽阔的草原上,奇妙地出现了一座长约五公里,以石英长石堆积而成的沙山,脚下有条小河蜿蜓流过。当人们从沙山顶往下滑时能听到从山的内部发出的声音,犹如万马奔腾,海潮汹涌,故名鸣沙山。
全国四大鸣沙山,以哈密鸣沙山响声最大。(另三处是甘肃敦煌鸣沙山、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和内蒙古包头响沙湾)。它像万顷草原碧波中一座金色的孤岛,非常耀眼,却又宁静、安详。
鸣沙山有三个大小不等的月牙泉。每当游人滑坡而下,沙鸣声如飞机掠过,如万马奔腾,高亢激昂。游客们的感触是:鸣沙山是一座“会唱歌的山”、“会奏乐的山”、“会哭泣的山”。
据专业人士介绍,沙鸣是物理机制产生的效果:含有石英物质的沙粒,借外力引起不同温度的沙层滑动和摩擦时,便会按震动大小发出不同的音响。
关于鸣沙山,在当地有许多的传说:
一说唐代女将樊梨花征西所致
传说唐代女帅樊梨花挂帅西征,当行军至此地,突然与敌军遭遇,于是展开一场恶战,有一营女兵在这里集体遇难,全军覆没。
当樊梨花帅部凯旋回朝,走到这里时,突然狂风大作,一时间黄尘弥漫,飞沙遮日,整整刮了7天7夜,风停歇后,草原依旧翠绿,山水溪流依旧潺潺,但这营女兵牺牲的地方却平地出现了这座沙山,历经千年,这堆松散的沙子却风吹不走,雨淋不垮,每当夜深人静,就会从沙山传出雷似的声音,当人们攀登沙山,踩动流沙时,也会发出类似的声响,那声音犹如战鼓擂擂,刀枪磕碰,回荡于耳畔不绝。
晚清诗人肖雄随军至鸣沙山,对“沙山藏营”的古老传说感慨万千,写下传世之作《沙山怀古》:“雾里辕门似有痕,浪传四十八营屯。可怜一夜风沙恶,埋没英雄在覆盆。
樊梨花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和花木兰、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话色彩似乎还要浓厚一些。她是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关主,后投唐(樊父原系隋将,归依突厥)。樊梨花智勇双全,美貌绝伦,像穆桂英一样,自嫁唐将薛丁山为妻,协助薛丁山登坛挂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所以,伊吾马场的鸣沙山、拴马桩与她相关,毫不奇怪。
另一说来自天山庙重修碑记
也与樊梨花有关,说鸣沙山乃是樊梨花施法术凭空搬来。
还有一说是汉代伊吾司马毛恺率兵扎营在此,遭遇沙尘暴,一夜之间四十八座营帐被埋,剩下的五百名将士与匈奴血战,全部战死。将士们英魂不灭,每天练兵不止,意欲再战,故响声“隆隆”。此典故出自史书记载,比樊梨花征西的传说要早几百年。
看来,还是这一个传说有点历史依据。其实,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充分展示了古代征战将士不畏强敌、为国捐躯的高尚情操和爱国精神。”
靠近军马场草原队和鸣沙山的草原上,有另一个“古迹”似乎印证了樊梨花的传说,它被称为“樊梨花的拴马桩”,传说是当年樊梨花征西时拴马用的拴马桩。
在柳条河南岸,原伊吾军马场草原队的条田里,矗立着一个一人多高一人粗的巨石。此石生得奇怪,周围都是一马平川的草地和农田,偏偏斜着长出这么一块石头。据说原来这块石头还要高出一倍,不知怎么拦腰断掉了。1971年时此石周围的确散落着一些石块,似乎是原来断掉的“拴马桩”。
游鸣沙山,还有一道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千古之谜:鸣沙山为什么能在四处并无沙源的大草原中形成并得到补充,而且狂风吹不走、大雨冲不垮呢?
据说,这座鸣沙山是全国所有鸣沙山中,唯一被草场所环绕的沙山。迈出沙山几步,便可看到四周森林茂密的群山和绿茵茵的草原,确实会让人有“莫非真是樊梨花施妖法搬过来的不成”之感。
有学者说,鸣沙山是由远古堆积在这里的石英石风化而成,或是千万年前由山洪冲来的淤沙沉积而成。鸣沙山所以风吹不走、雨冲不垮,是因为这里处在各种风向的交汇点。刮风时,山下的沙粒会随风上扬,山上的细沙又会借重力下滑,上下对流,周而复始,使沙粒保持平衡,加上大气环流的影响、地表温差的作用、位处特殊的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就造成了沙山的长寿。
-
上一篇: 樊梨花和圣泉山观音寺的传说
-
下一篇: 樊梨花和星星峡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