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民间故事

樊梨花和圣泉山观音寺的传说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8:08:51

圣泉山是天然的佛教圣地,根据观音寺碑文的记载,这座寺庙始建于唐代,在明成化年间重修,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圣泉山观音寺除大雄宝殿、大悲殿、圆通殿等人文景观外,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神龟石、三星洞、香炉石、灵照松等。

据传,唐代著名女将樊梨花镇守幽州北境,一次与北国交兵,被困九龙山,即如今的圣泉山下,当时敌强我弱,命悬一线。情急之中,樊梨花合掌急呼:“观世音菩萨显灵!观世音菩萨助我!”

观世音菩萨闻听呼救,立即点化九龙山的九条伏地青龙,请它们施救,成就殊胜因缘。九条青龙欣然领命,立即兴风布雨,在军阵上空下起倾盆大雨。交战双方被大雨浇得睁不开眼抬不起臂,自顾不暇。乱军中,樊梨花率兵突围而去。

事后,樊梨花感念观世音菩萨救命之恩,遂在九龙山云兴之处,为观世音菩萨建寺塑像,以为永久供奉。此即为圣泉寺之来源。

圣泉山观音寺

圣泉山观音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口头村,始建于唐代(一说明代),如今已找不到确切的建造时间的文字记载。

据传说,唐代女将樊梨花镇守幽州北境,一次被困圣泉山,情急之中急呼观世音菩萨显灵,后樊梨花突围而去。事后在此地为观世音菩萨建寺塑像。

圣泉山观音寺正殿前东侧有古井一处。

圣泉山观音寺的布局

寺院后殿前立两座碑。其左碑为成化二十年建寺之碑。其右碑为清嘉庆二十一年修缮碑。此碑前方有一口斜井。传说此庙原无井,和尚每天都要下山去背水,非常艰苦。这样年复年,日复日感动了韦驮,从外地背来一口井,由于时间紧迫,鸡鸣天亮井尚未安正而止,所以人们称它为斜井。 现在保存较为完好。

寺内殿宇南向,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前殿一间,两圆窗,前檐旋子彩绘,后檐苏式彩绘。后殿三间,无檩前出廊,进深2间,灰筒瓦,硬山调大脊,龙草和玺彩绘,彻上明造,另有东西耳房和东西厢房。

礼佛传统

悠久的佛教文化和正统的礼佛传统是圣泉山景区自2006年重修开放后的最大旅游亮点,与此后推出的民俗村一起组成了圣泉山旅游主体。

上山的道路一律是坡道,鲜有台阶。两边的景观结合了文物、自然和人造三种风格。据景区经理赫首君介绍,尽管圣泉寺的历史悠久可追随到唐代,但是年深日久,风雨侵凌,唐代建筑已不见踪迹。只有观音寺内正殿前西侧及韦驮殿东南角,尚可见到两株古槐残存的根桩,直径达1.5米以上,应是唐代遗存。

所以为了挖掘和丰富景区的人文魅力,两年来投入大量资金,修葺了诸多碑文,佛教经典故事壁画以及“二十四孝”故事的浮雕等。

本文标签 樊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