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年10月09日:开普勒超新星爆发
公元1604年,中国明朝万历三十二年,这一年的10月9日夜,人们纷纷开始注意到在夜空中的蛇夫座方向新出现了一颗异常明亮的星。随后的几个晚上,这颗奇怪的星亮度继续变亮,当达到顶峰时,它成为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视星等达到-2.5,相比之下,最明亮的恒星天狼星的视星等不会超过-2等。
一时间,从欧洲到阿拉伯半岛,再到东方古老大地上的中国人,好奇的老百姓议论纷纷,各种传言四起。由于当时的德国天文学家,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提出者开普勒对这颗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观测并发表了自己的观测报告,后人将这颗“新星”称作是“开普勒超新星”。
超新星爆发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并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变为不可见。在这段期间内一颗超新星所辐射的能量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媲美。恒星通过爆炸会将其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物质以可高至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向外抛散,并向周围的星际物质辐射激波。这种激波会导致形成一个膨胀的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壳状结构,这被称作超新星遗迹。超新星是星系引力波潜在的强大来源。初级宇宙射线有很大的比例来自超新星。
超新星比新星更有活力。超新星的英文名称为supernova,nova在拉丁语中是“新”的意思,这表示它在天球上看上去是一颗新出现的亮星(其实原本即已存在,因亮度增加而被认为是新出现的)字首的super-是为了将超新星和一般的新星有所区分,也表示了超新星具有更高的亮度。超新星这个名词是沃尔特·巴德和弗里茨·兹威基在1931年创造的。
超新星可以用两种方式之一触发:突然重新点燃核聚变之火的简并恒星,或是大质量恒星核心的引力塌陷。在第一种情况,一颗简并的白矮星可以通过吸积从伴星那儿累积到足够的质量,或是吸积或是合并,提高核心的温度,点燃碳融合,并触发失控的核聚变,将恒星完全摧毁。在第二种情况,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可能遭受突然的引力坍缩,释放引力势能,可以创建一次超新星爆炸。
最近观测
最近一次观测到银河系的超新星是1604年的开普勒之星(SN 1604);回顾性的分析已经发现两个更新的残骸。对其它星系的观测表明,在银河系平均每世纪会出现三颗超新星,而且以天文观测设备,这些银河超新星几乎肯定会被观测到。它们作用的角色丰富了星际物质与高质量的化学元素。此外,来自超新星向外膨胀的激波可以触发新恒星的形成。
-
上一篇: 1874年10月09日:世界邮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