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世界  亚洲历史

克什米尔地区争议由来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3:58:39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英文:Jammu and Kashmir;印地语:कश्मीर;乌尔都语:کشمیر),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北部,是青藏高原西部与南亚北部交界的过渡地带。

克什米尔位于南亚西北部,东面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交界,西邻巴基斯坦,南接印度,北面与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接壤。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巴基斯坦管辖区与中国交界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克什米尔曾是古印度思想的交汇场所,佛教和印度教都在此地得到发展。首府斯利那加重建于孔雀王朝的城市遗址之上。14世纪伊斯兰教传播至克什米尔。1339年该地区建立赛义德王朝,信奉伊斯兰教。19世纪克什米尔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但先后置于杜兰尼王朝、莫卧儿帝国、大清帝国(中国)和锡克帝国的统治之下。

克什米尔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的一处峡谷,而今泛指克什米尔谷地、查谟、拉达克(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蓬奇、吉尔吉特和巴尔蒂斯坦的广大地区,其中克什米尔谷地土壤肥沃,是克什米尔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居民主要为穆斯林,查谟的居民主要为印度教徒。

1947年前为英属印度的土邦。印巴分治以及分别独立时,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未获解决。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发生武装冲突。1949年划定停火线。巴基斯坦控制区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人口约四分之一,其余为印度控制区。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的两次印巴战争,停火线以西的一些地方为印度占领。

人口文化

克什米尔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聚集地,并拥有众多穆斯林、印度教教徒以及佛教教徒。其中拉达克地区佛教徒最多。

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包含北部地区和阿萨德克什米尔99%的居民是穆斯林。巴基斯坦政府鼓励人民移居包括在此境内的普什图人和旁遮普人聚落。

印度控制的查谟克什米尔(包括查谟,克什米尔山谷和拉达克)占70%的是穆斯林(根据印度2001年的数据)。剩余人口多是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其他宗教人口极少。拉达克居民是黄种人,与中国藏族同种。在查谟的南部居住了许多部落,这些部落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邻近的印度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德里市。

在1941年时,印度人占了总人口的15%。但在1990年,居住在克什米尔山谷的印度居民被强制驱逐(根据某些调查亦可以认为是“自愿离开”)。当年的十六万人中,现今只有一万五千还居住于此地。

克什米尔人的生活型态是纯朴的,对于宗教信仰的差异是宽容的,以及比之外界更为缓慢地进步的步调。居民大多喜好和平,多样化的文化足够反映宗教的多样,当部落欢庆节日时才可以使他们远离平淡的生活。克什米尔人以喜好各种不同的音乐而闻名,男性和女性着装颜色都非常鲜艳。克什米尔华特尔地区的男性多能表演著名的当地舞蹈“独哈”。当地女性则表演另一种民俗舞蹈“鹿弗”。克什米尔早已因精湛的美术而闻名数世纪,这其中包括诗歌和手工艺品。

克什米尔的伊斯兰教义受到苏菲派影响较深,这使得这里的伊斯兰教与其他南亚地区的正统逊尼和什叶派很不同。在历史上,克什米尔由于对文化的包容而闻名,这体现在“克什米尔主义”中,1969年的北约核武器裁减和平条约正是这一主义的体现。

地理环境

克什米尔全境多山,大部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北有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有8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7500米以上的8座,中国和克什米尔交界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中部属喜马拉雅山脉西段,13个山峰超出6000米,帕尔巴特峰海拔8126米。南为查谟丘陵,高度一般在1200米上下、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杰卢姆河流贯境内。境内山高水深,现已有公路和铁路与外界联系。

南北气候差异很大,降水量自西南向东北递减:查谟达1150毫米,东北部最少仅50~80毫米;气温自南而北递降,查谟1月平均为14℃,列城在0℃以下。矿藏有煤,多矿泉与温泉。森林占总面积八分之一。克什米尔河谷地与查谟地区是重要农业地区,产稻米、玉米、小麦和油菜籽、苹果。畜牧业以养羊和牛为主,所产羊毛世界闻名,牦牛是山区重要交通工具。有毛织、丝织、地毯、坎肩和木雕等工业和手工业。还发展了旅游业。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