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酒文化
在彝族节庆中和日常生活中,酒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走访亲友要带酒,参加婚礼要送酒和牲畜,参加丧葬活动也要送酒送牛羊,参加宗教活动更离不开酒和牲畜。就是去探视病人都要带酒。大小凉山的彝族,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很注重酒,如客人来到你家,应先斟上一杯酒给他喝,事后就算是来不及煮饭给他吃,客人也不会见怪。“一个人值一匹马,一匹马值一瓶酒”。
酒在彝族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几乎一切事情,都少不了酒。因此到处可以看到彝族喝酒的场面,甚至可以看到彝人喝醉后倒头睡在街头的情形。但是彝族最看不起喝醉的人,讲究喝酒时“喝一碗价值一块金子,喝两碗还值一块银子,喝了三碗喝醉的人,连一条狗都不如。”喝酒要有酒德,保持形象,适可而止。
而在汉人的眼里,大概他们所见到的彝人几乎都在喝酒,于是汉人对彝人的偏见之一是彝人好酒,烂酒,如果一个汉人看到一个彝人不喝酒,他会很奇怪地说:“哪里有彝族不喝酒的?”言下之意是怀疑这个人不是“真正的”彝族。
关于这种彝汉之间的偏见,有人总结了一句顺口溜:彝人见酒,打死不走,汉人见肉,打死不流(“流”是四川汉话“动”的意思)。外族人对彝族酒文化的误解历来有之,可最近由于所谓的部分格调不高的“酒歌”造成的误解最大。请文友们注意:彝族最正统的酒文化是“转转酒”,没有强迫喝酒的习俗,有人敬酒要接下,但能喝则喝,不能喝的咪一下就可以了。
彝族喜欢饮酒,“有酒便是宴”已成习惯。彝家酒谚云:“所木拉九以,诺木支几以”(汉区以茶为敬,彝区以酒为尊)。在彝家,每当客人来到,无沏茶敬客之礼,却有倒酒敬客之俗。每逢婚嫁,以视“酒足”为敬,“饭饱”则在其次,或几乎没有请客吃饭之说;每当丧葬时,讲究送酒多者为最敬最孝;家支间、个人间发生打架斗殴纠纷时,理亏方往往打(买)酒赔礼道歉,即可消除民事纠纷或双方怨恨。从而酒在彝族山寨是最为重要的特色饮品。
喝酒时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所以称作“转转酒”。但彝族家绝没有“干杯”一说,喝酒敬着喝、咪着喝才是有教养之人。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他们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了的酒!”逢年过节,各家各户的阿妹子会捧出一坛自家酿的美酒放在门前,插上几枝锦竹或麦杆,凡从门口路过的人都会被热情相邀,用竹杆咂吸几口。因此,转转酒、秆秆酒、坛坛酒已成为了彝族酒文化的象征符号。
杆杆酒
彝族杆杆酒,其酿造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奇异,味道纯正独特,饮法别具风格。几人对饮时,杆杆酒共贮于一坛内,各执杆杆酒竿一支,伸入同一坛内吮吸,握竿动作、咂饮程序、对饮量等,都有一定规矩。彝族逢年过节,婚丧大事及接待嘉宾时常用杆杆酒。
共饮时,除同享杆杆酒的美味外,还给人以亲密、友好、热情、豪放的感觉。据说,昔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行军至彝寨,好客的匀老兄弟曾邀请他痛饮坛坛酒,以示慰劳。石达开在开怀畅饮席间赋诗助兴,留下了“千颗明珠一盏收,英雄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一饮长江水倒流”的赞美佳句,至今仍在彝族民间流传。
彝族的传统酒类是秆秆酒。秆秆酒用坛子盛装,饮用时,用细竹秆插入坛中吸饮或用它接入酒杯饮用。秆秆酒以其吸饮工具而得名。秆秆酒因用坛子盛装,故以“坛”作为计数单位,现在有以瓶装的一瓶酒也称为一“坛”酒。
饮用秆秆酒最为特别的部分是用秆秆饮用。秆秆多用黄竹制成,黄竹节用烧红的细铁丝烙通。喝秆秆酒的又一特色是采用“萨玛”(刻度、标记)制度。即在一竹片上钻一个小眼,插入一根小竹条,喝酒时,将竹片横放在酒坛口,小竹条朝下,即成“萨玛”(相当于一杯酒)。
秆秆酒属水酒类,酒度低,一般在20°~30°之间,酒味醇香浓甜,老少皆宜,一年四季都适合饮用。每次喝时,将水倒入坛中与酒混合,水倒至与坛口平。喝酒者须用秆秆喝酒,直至“萨玛”的小竹条完全露出,做为敬了一个“萨玛”。再加满水,第二位饮者也须将“萨玛”小竹条喝得完全露出。如此反得,直至酒味淡如水。一坛大的秆秆酒可以喝好几天,一般过年泡一坛秆秆酒足矣。
彝族杆杆酒是用玉米、谷子、荞子、高粱、黄豆混合而做,首先将五种混合的粮食煮好待凉好,加上酒曲装入土坛中,密封坛口,并用泥浆(现多用水泥)糊紧坛口存放。存放时间越长越好,一般以半年为最短期限。饮用前头天晚上,打开封口,倒入冷开水,使酒和水交融在一起,等到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喝了。
涝渣米酒
说是米酒,它确是用大米精心酿制而成。但它可不是普通的酒。据老乡介绍:夏季刚过秋意渐浓,他们总要用上等的大米用水浸泡一夜,晶莹透亮的大米被浸泡得柔软发亮,然后用竹筛滤干水份,放到木甑里蒸熟,把它盛到瓦盆里散热过后,撒上酒曲,兑上少量的水,最后把它盛到瓦罐里捂上盖子。十多天后,涝渣米酒就散发出扑鼻的清香。有客人到家,彝家人总要抱起大瓦盆,滤了米渣,端上一大碗黄澄澄的涝渣酒招待客人(当然有的人家用玉米面或糯米做,味道一样不错的)。
-
上一篇: 彝族人用餐有什么讲究
-
下一篇: 商青铜神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