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皮影戏的特点
孝义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之一,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中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
特点与工艺
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成立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文革”时期撤消。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
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对孝义皮影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戏曲发生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了解皮腔原生态的唱腔结构。
皮影木偶是孝义市特有的全国稀有传统民间艺术。他们的皮影木偶制作精美、操作传神逼真、表演手段独特。为了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大放异彩,剧团闯进了市场,首先他们立足国内的旅游旺点,在全国各大景区巡回演出,博得了观众的赞誉,另外,他们与台湾皖型影视有限公司合作拍的电视剧,《五哥放羊》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引起轰动。
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上,剧团应邀赴韩日演出,引来世界观众的阵阵掌声。
孝义市旅游局局长郝治林对我们说:“我们的皮影木偶走向市场后,真是大放光彩,在以前,剧团没有跨入市场的大门槛时,剧团里连工资都难保证,现在不同了,他们每天忙的不亦乐乎,他们要不时地穿梭在国内的旅游点演出,有时还要飞往海外,邀请剧团的演出函件像雪片一样飞来,这风光都是靠闯出来的。”
随着孝义皮影木偶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企业也看好这门艺术,他们积极地来孝义谈判,想投资皮影木偶的更深层次的开发。目前,市里正在筹建皮影木偶影视基地,台湾影视公司拟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入股,届时,这座能拍大型儿童皮影、木偶剧、动画片、卡通片的基地,将成为中国又一个新的旅游点。
艺术特点
“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借虚事指点实事,托皮人渡化真人”……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而产生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制作工艺
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
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48cm,俗称“五尺影”,三岁牛皮为雕刻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