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12月15日:莫里斯·威尔金斯出生
莫里斯·威尔金斯(MauriceHugh Frederick Wilkins)1916年12月15日生于新西兰。莫里斯·威尔金斯,英国分子生物学家,专注于磷光、雷达、同位素分离与X光衍射等领域。6岁随父母回到英国受教育。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到伯明翰大学任兰德尔教授的助手。后经选拔参加了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从美国回英国后,在伦敦皇家学院从事DNA的X射线的分析研究。196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威尔金斯为什么因DNA的结构模型而获诺贝尔奖呢?
首先,沃森要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富兰克林女士的衍射照片和威尔金斯的照片说明是必不可少的。其次,也许是因为诺贝尔奖规定,每项奖的共同获奖人数不能超过3人,而评奖时,富兰克林女士已经逝世,所以,诺贝尔基金会就选择了他们3人。
虽然威尔金斯的照片说明对完全不了解x射线衍射的沃森来说是完成模型必不可少的,但并不是模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构思。这一点与克里克不同。克里克在完成模型的过程中提出过全新的设想。虽说最终方案是沃森提出的,但追根寻源,它仍是克里克的思想。这个模型真正是他们两人智慧的结晶。
无论怎么说,威尔金斯不顾富兰克林女士的反对,决定与沃森、克里克合作,促使模型诞生,使有关生命现象的科学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他的获奖与其说是从科学角度对他的评价,不如说是从社会的角度对他的肯定。
以上说的大都是社会上长期流行的说法。也有人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威尔金斯是从X射线方面来推进DNA分子结构研究的,他显示了细胞内的DNA是B-螺旋结构,并且通过实验证明了沃森-克里克模型是B-螺旋结构。也就是说,他的研究本身对科学作出了贡献。
让沃森看到X射线衍射照片,因DNA模型获诺贝尔奖。
翻译遗传密码的步骤遗传密码是指3个组的碱基,也称碱基三联体。密码是按以下顺序被破译的:
①遗传信息的转录:先拆开DNA分子的双螺旋链,合成信使RNA(mRNA)。信使RNA具有与另一方的核苷酸互补的碱基排列。
②遗传信息的传递:信使RNA从核内向细胞质移动,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③氨基酸的转移:转移RNA(tRNA)与特定氨基酸结合,结合后被转移到核糖体上。转移RNA究竟选择哪一种氨基酸结台,这要根据它的一端所携带的未配对的碱基三联体(反密码子)是否能与它的另一端所携带的特定氨基酸相应的三联(密码子)互补,哪一种氨基酸的三联能与未配对的三联体互补,就选择哪一种氨基酸。
④遗传密码的翻译和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一边往信使RNA上移动,一边解读其密码,使携有互补碱基的转移RNA顺序与其结合。按信使RNA的遗传信息排列的氨基酸与核糖体结合成为蛋白质。完成转移任务的转移RNA将脱离信使RNA。
-
上一篇: 1944年12月15日:美国设立五星上将
-
下一篇: 2013年11月30日:保罗沃克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