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5年04月13日:让·德·拉·封丹逝世
让·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1621年7月8日-1695年4月13日)是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寓言诗人。他的作品经后人整理为《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著名寓言诗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主要著作有《寓言诗》《故事诗》《普叙赫和库比德的爱情》等。
他被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泰纳誉为“法国的荷马”。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及莫泊桑的《一生》都提到他是法国古典文学作家中著名的诗人。
人物经历
拉·封丹1621年7月8日出生于香巴涅一个小官员家庭。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熟悉大自然和农民的生活。
19岁到巴黎学神学,一年半之后又改学法律,毕业后获得巴黎最高法院律师头衔。他了解到法院黑暗腐败的内幕,对这种职业十分厌弃。不久就回乡下去过安闲的乡绅生活。但他不善于管理家业,被迫出卖土地,到巴黎去投靠当时的财政总监富凯。富凯给他年金,让他写诗剧。
1661年富凯被捕,拉封丹写诗向国王路易十四请愿,得罪了朝廷,不得不逃亡到利摩日,从此他对封建朝廷甚为不满。1663年年末,他返回巴黎,常常出入沙龙(文艺俱乐部),对上流社会和权贵有了更多的接触和观察的机会,同时也使他结识了如莫里哀、拉辛等一些诗人和戏剧家。
1668年,他出版了《寓言诗》第一集,引起很大反响,建立了他的文学声誉,到1694年,共出版了12卷。此外还出版了5卷《故事诗》。他常用民间语言,通过动物形象讽刺当时法国上层社会的丑行和罪恶,嘲笑教会的黑暗和经院哲学的腐朽。
1695年4月13日拉·封丹去世。他对后来欧洲寓言作家有很大影响。
主要作品
1.《故事诗》(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著于1664~1685年间,内容取材自薄伽丘、拉伯雷、阿里奥斯托等人,虽然文笔高雅,但淫秽的场面不少,被时人评为有伤风化。
2.《寓言诗》著于1668~1694年间,《寓言诗》里头的故事并非拉封丹自编,主要来自古希腊的伊索、古罗马的寓言家费德鲁斯(拉丁文:Phaedrus;法文:Phèdre),以及古印度的故事集《五卷书》。不过,拉封丹化陈旧为新鲜,将寓言这传统体裁推至一个新高度。他的诗风灵活,词汇丰富,格律多变,擅长以动物喻人,讽刺势利小人和达官贵人的嘴脸。
3.《普叙赫和库比德的爱情》著于1669年,是一篇韵文小说。
创作特点
拉封丹克服了寓言体裁特有的讽喻性和枯燥的道德说教,最大程度上发展了其中形象性的艺术因素。从而改造了寓言体裁。许多同时代人批评他的这些革新,他们习惯把寓言看作是某种类似有教益意义的故事。他们觉得封丹试同用诗体来“装饰”寓言,这削弱了它独特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明确指向。
别林斯基曾针对克雷洛夫的寓青说:“寓青不是寓喻,也不应当是寓喻的。如果它是好的、诗体的寓言的话:它应当是有人物、有典型性格的小故事或小戏剧,而这些人物和性格都是用诗歌描写的。”这样的看法也可以用于拉封丹的寓言。拉封丹二作常出色地掌握了简洁结构和挑选艺术细节的技巧,善于利用大众的丰富语言,灵活运用音步自由诗,将寓言戏剧化,极大地扩张了它造型的可能性。拉封丹寓言里的情节照例是南内部展开的。
在寓言家托封丹哪里,情节的推动力是他的主人公(作为个性和典型)特有的内在性格和动机。所以在拉封丹的作品里,或置于寓寿之首,或置于寓言之尾用诗歌形式表现的传统道德教诲,往往比整篇诗歌总体客观包含的思想内容来得窄。这样教诲往往完全没有或者就让它的某个角色之口,从而成为刻画那个角色特征的手段。
作品影响
拉·封丹的寓言,与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诗一起,构成了世界寓言作品中最高的三座丰碑,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其中的名篇,如狼和小羊,乌鸦和狐狸等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广为流传。拉·封丹本人也作为17世纪法国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广受赞誉,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泰纳称赞他是“法国的荷马”,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及莫泊桑的《一生》都提到他是法国古典文学作家中著名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