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06月06日: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
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黎巴嫩战争,爆发于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部队,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自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期间出现了由以色列支持的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组织对巴勒斯坦难民的贝鲁特大屠杀。
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企图在黎巴嫩建立一个亲以政权,赶走叙利亚在黎驻军。
前期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亦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5日
第二次中东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10月29日
第三次中东战争(亦称六五战争,六天战争)1967年6月5日
第四次中东战争(亦称十月战争,斋月战争,以色列称赎罪日战争)1973年10月6日
停战决议
1982年6月27日,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
(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
(2)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
(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政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
1982年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8月1日,以军攻占了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1982年8月12日,巴解宣布愿意撤出贝鲁特西区,从8月21日——9月1日,巴解总部和游击队12000余人,先后由贝鲁特西区撤至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和北也门8个阿拉伯国家;驻贝鲁特西区的25000名叙军士兵也于8月30日和9月1日撤往贝卡谷地。1982年8月21——25日,多国部队的法、美、意士兵分批抵达贝鲁特,执行监护巴解和叙军撤出贝鲁特西区的任务。1982年9月10——13日,多国部队也相继撤离了黎巴嫩。
1982年9月15日,以军以黎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进驻贝鲁特西区。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9月29日,以军撤离,有多国和平部队返回贝鲁特西区维持秩序。但大批以军仍占据在此。经过长达5个月的谈判后,黎以签定了撤军协议。但叙利亚、巴解都反对这一协议,协议被废止。此后,以军单方面分批从黎撤军。
历史评价
五次中东战争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连当年战死的军人铭牌都已锈迹斑斑,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所遗留下的仇恨却在一代代人中间流传。这种仇恨令中东地区的和平不再能被称为和平,而只能算作战争的间歇。
甚至对于那些身处以色列的平民来说,这种战争的间歇也算不得安静,一颗颗火箭弹、一次次自杀炸弹的袭击,让他们不得不对身边的阿拉伯人保持警惕,让以色列人如何克制的维持和平,空怀强横的武力而坐视自己的平民受到不间断的伤害?
斯大林曾经说过:“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对于中东的乱局和生命,无法如此漠视和功利,可面对都宣称自己掌握着道义高点的冲突双方,只能说一句:“死神面前,没有正义!”
-
下一篇: 1861年05月07日:泰戈尔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