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被取消配享太庙
嘉靖九年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配享明成祖朱棣庙廷的荣国公姚广孝被下诏移出了。《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嘉靖九年,世宗谕阁臣曰:“姚广孝佐命嗣兴,劳烈具有。顾系释氏之徒,班诸功臣,侑食太庙,恐不足尊敬祖宗。”于是尚书李时偕大学士张璁、桂萼等议请移祀大兴隆寺,太常春秋致祭。诏曰:“可”。
配享太庙是一个臣子至高无上的荣誉,对于配享对象往往争议很大,比如雍正去世前,张廷玉被列为辅政大臣,允许他死后配享太庙,对此新皇帝乾隆就非常的不满,认为张廷玉“德不配位”。但就姚广孝而言,他是朱棣“靖难起兵”的主要策划者,最重要的谋士,朱棣继位后辅佐朝政,功劳之大在当时的文人集团中无人可出其右,死后也哀荣不断,被嘉靖之前的历代明朝皇帝所褒扬,这样一个人完全是配的上配享明成祖庙庭这个荣誉的。
嘉靖上台后,一直对姚广孝入列庙廷不满,他给出的理由是姚广孝一个僧人在太庙不伦不类,皇帝的话点到为止,深解圣心的李时、张璁等大臣马上上书嘉靖皇帝,提议将姚广孝移出太庙,移到佛教名寺大兴隆寺,这个提议第一时间内就被批准了。姚广孝受此不公待遇与嘉靖的崇道抑佛是有莫大联系的。
“黑衣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十四岁的时候就剃度出家,法名道衍,修行的姚广孝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颇有所成。早年的姚广孝并不出名,在天界寺当了十几年的僧人。到了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马皇后去世,明太祖为自己的儿子们挑选高僧,随侍诵经祈福,姚广孝被举荐给了燕王朱棣,朱棣和姚广孝一见如故,非常投机,经常彻夜长谈,朱棣回北平的时候诚邀他同往,来到北平后姚广孝任庆寿寺住持,不过这是掩人耳目的职位,实际上姚本人秘密行走在燕王府,成为重要的幕僚。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继位,大力推行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朱棣也惴惴不安,姚广孝极力怂恿朱棣起兵谋取天下,朱棣犹犹豫豫一直下不了决心。
姚广孝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利用占卜之术让朱棣吃了定心丸。适大风雨至,檐瓦堕地,成祖色变。道衍曰:“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朱棣诱杀北平都指挥使司谢贵、张信,大将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全据北平。朱棣以诛杀“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
朱棣起兵姚广孝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可低估,战局进入僵持阶段后,姚广孝的提议又在关键时刻决定了战争的走向。道衍语成祖:“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从之。遂连败诸将于淝河、灵璧,渡江入京师。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朱棣大军渡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成为千古谜案。
同年朱棣称帝,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僧录司是掌管有关僧侣等相关事务的机构。朱棣得位后,一直想对姚广孝进一步的重用,但是姚还是僧人身份,所以朱棣让姚广孝蓄发还俗以便于入内阁,可是这时的姚广孝大功已成,夙愿已达,他现在的愿望是一心修佛,平时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
无奈的朱棣只能在其他方面褒奖这个“靖难第一功臣”,拜姚广孝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朱棣每次与姚广孝交谈,都尊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
朱棣和姚广孝这对君臣也算是鱼水之情的典范了,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姚广孝病重,不能上朝,居住在庆寿寺中,朱棣非常焦虑,多次前往探望,不久姚广孝去世,年八十四岁。朱棣非常的悲痛,辍朝二日,追赠姚广孝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皇帝还亲自为撰写神道碑铭。
朱棣去世,太子朱高炽继位,仁宗朱高炽平日本来就和姚广孝关系深厚,对这位高僧满怀崇敬之情,给了他配享太庙的崇高荣誉,姚广孝与河间王张玉、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一同附祭于明成祖庙廷。
智略谨厚称张玉,讨服南安朱能是。张辅三平交趾地,姚广孝帷幄高僧。四人靖难功臣伟,太庙配享万年春。
明朝开国两朝配享朱元璋、朱棣太庙名单中,十六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仅有姚广孝一人。姚广孝一生不曾还俗,是名臣也是一个得道高僧,他长期穿着黑色的森严,所以被世人称为“黑衣宰相”。
道衍禅师与《道余录》
姚广孝是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同时他也是一个高僧,是明朝著名的佛学家,佛教徒更喜欢叫他道衍禅师。姚广孝文采出众,是文学大家,而鲜为人知的是让《永乐大典》真正成为百科全书的是姚广孝而非大才子解缙。
解缙呈交的是《永乐大典》的初稿《文献集成》,《文献集成》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基本是以“程朱理学”为主,而没有收入反对程朱理学的书籍。对此朱棣相当不满意认为这完全成了“一家之言”,由此可以看出朱棣格局之大非解缙这种文人能比的。
朱棣后来改让姚广孝担任《永乐大典》的监修,姚也按照皇帝的意愿,收集资料涉猎广泛,不以程朱理学为尊,经过姚广孝的努力,《永乐大典》成为了兼容并蓄的“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姚广孝以弘扬佛法为一生的追求,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抑制佛教的发展,下令规定:各地州府县最多只许有一座大寺院,僧众集中居住,和尚尼姑一视同仁。限各府僧众不得超过四十人,州不能超三十,县必须在二十人以下,男子不到四十不许出家为僧,女子不到五十不许出家为尼。饱受打压的佛教日渐式微,作为僧人的道衍自然心急如焚,主动担起护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是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
《道余录》是姚广孝退隐以后写的书,通过以他对儒学、老庄以及佛学的理解,对宋理学二程遗书和朱熹的理学逐一辨析。《道余录》一问世就伴随着极大的争议,比如清编《明史》就认为这是一本污秽之书。广孝晚著《道余录》,颇毁先儒,识者鄙焉。姚广孝为佛教辩解而写的《道余录》不被程朱理学盛行的明朝主流社所接受。《道余录》问世后连姚广孝的朋友都厌弃,他的友人张洪“但见《道余录》,辄为毁弃”。现在回过头来看,冒天下之大不韪敢批判程朱理学的道衍老和尚才是真正的先驱者。
嘉靖帝移祀姚广孝背后的深层原因
嘉靖帝将姚广孝移出朱棣庙廷,和他本人崇奉道教是分不开的。嘉靖一生信奉道家,非常喜欢戴道士的香叶冠,有一次他还另制了五顶帽子,赐每位阁臣各一顶。当时任内阁首辅的夏言就不识相,不接受,直言嘉靖说:“这不是明朝的大臣服装‘’。
夏言也因此言让嘉靖深为忌恨,老谋深算的严嵩在皇帝送的帽子上故意蒙上一层面纱,好奇的嘉靖问他:“典出何故?”,严嵩说:“天子所赐恐染灰尘。”嘉靖也因此喜欢严嵩而排斥夏言,后来夏言虽然名义上是因收服河套之事被诬陷杀害,但是不要忘了嘉靖在批评的诏书中提到了夏言以前不戴香叶巾帽的事情,被帝王记仇那是早晚要掉脑袋的。
嘉靖还有五花八门的道家自号,修道成仙在嘉靖这里是最大的事情,为了便于修行嘉靖皇帝自号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又加号为“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后再号为“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自古佛道难两全,此消彼长是不可避免的,嘉靖在大力推崇道家的同时必然对他心中的“异端”佛教要大力打压,嘉靖一朝至少进行过三次灭佛运动。
史载:嘉靖元年三月,薄录大能仁寺妖僧齐瑞竹资财,及元明宫廷佛像,毁刮金屑一千余两(《明世宗实录》卷187,《明史纪事本末》第52,以及《明会典》《国朝典汇》等);嘉靖十五年(1536年),将大善殿及殿内佛像一并毁除,共有金银佛像一百六十九座,重一万三千余斤;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拆毁大慈恩寺,毁掉寺中全部的密宗佛像。
嘉靖终其一生都对佛教很是排斥,禁宫中本来是有佛殿的,但是他看见佛像感到非常不顺眼,说他们有淫亵之状,于是废除佛殿改建内宫,又将佛殿所藏佛牙及佛像等一万三千余斤,在街市通衢大道公开焚毁。从此宫中不见佛殿,只有道场。
可以想象嘉靖帝去太庙祭祀,发现明成祖朱棣的配享功臣中居然还有一个僧人道衍,自己向先皇们行礼的时候这个老和尚居然也在受礼,这是嘉靖所不能容忍的,僧人道衍被移出庙廷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结语:作为“靖难第一功臣”的姚广孝和朱棣名为君臣实为知己,朱棣一生都对他非常尊敬,这是其他臣子所没有的待遇,姚广孝拒绝了还俗入阁的诱惑,将皇帝赏赐的金银都给了家乡的同族,晚年的他又成了那个道衍僧人,一心向佛,荣辱不惊,百年后的移庙风波就算老和尚泉下有知,肯定也只是淡然一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上一篇: 梁启超对有用和无用的看法
-
下一篇: 刘伯温厉害还是姚广孝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