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鲁肃为什么劝孙权借荆州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9:41:32

孙权将荆州南郡借给刘备,并推举他为荆州刺史,这在历史上称之为“借荆州”。不过,出借荆州一事在东吴集团内部意见并不一致,其中反对的人不乏重量级的人物,如周瑜等。那么,鲁肃为什么极力主张借地给刘备呢?

先看看反对的人的观点和理由。周瑜认为,刘备是天下枭雄,还有关羽、张飞这种熊虎之将,必定不会长久居于人下为人所用。如果割地给刘备,让这三个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一同上战场,恐怕就像是蛟龙得到了云雨,他们必然不会是池中之物,必定会一飞冲天。

周瑜的意思是,将刘备羁留在东吴,给他建造豪华的宫室,多给他宝器美女,把他和关张二人分开,并把关张二人让东吴的将军统领,这才是上策。在刘备到了东吴时,吕范也劝孙权扣留刘备。吕范早年追随孙策,曾经被孙策派遣迎接过母亲吴太夫人,经常被孙策接到家里,在母亲面前饮宴。其地位略低于张昭周瑜,但说话也没有过多顾虑。

鲁肃却反对这样做。那么,鲁肃为什么要主张出借土地呢?

只有鲁肃才看出了刘备的潜在的能量。刘备从建安五年(200年)到了荆州,依附于刘表,一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刘表去世,可以说这个人好像隐居了一般,除了在早期有过一次小打小闹的博望坡之战,再也没有任何表现。七、八年的时间里没有点儿动静,天下人几乎要把刘备给忘了。

正因为如此,东吴人在抗曹时,几乎是没有人考虑过刘备的存在。但鲁肃却没有忘记刘备,他还在刘表刚死时,就想到了刘备的重要作用。鲁肃说:荆州富饶、险固,如果占领了这个地方,那就是有了成为帝王的资本。现如今刘表刚刚去世,他的两个儿子素来不和睦,各个大臣都在分别依附。

刘备是天下枭雄,和曹操有矛盾,他依附在刘表那儿,刘表却害怕他的才能而不能用他。如果刘备和他们同心,就应该安抚他,和他们结盟;如果他们离心离德,则应该另想别的办法图谋荆州。于是鲁肃提出来要到荆州吊孝,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及其掌握军队的人,同时说服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众,让他们一心一意对付曹操,这样一来刘备必然高兴。

如果能够达成这个目标,夺取天下就会顺利的多。关键是快一点前往荆州,晚了害怕被曹操夺取了先机。孙权同意了鲁肃的意见,并派遣鲁肃前往荆州。到了荆州以后才知道,刘琮已经把全荆州献给了曹操。

这个时候,整个东吴都在讨论战与降的问题,但无论是投降派还是抗战派都没有人提到过刘备。投降派排除了刘备因素可以理解,抗战派的周瑜也没有提到刘备。尤其是孙权,到诸葛亮出使东吴,孙权仍然是带着疑问和诸葛亮谈话的,直到诸葛亮说刘琦和关羽的水军尚有两万人,孙权这才决定联合刘备。但鲁肃却在刘表刚死的时候就想到了刘备。

想到了刘备就一定要借重刘备吗?或者说,允许刘备发展起来对东吴有什么好处呢?应该说,赤壁之战失败后的曹操,在周瑜和鲁肃眼中能量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待刘备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周瑜认为,曹操暂时没有能力南下和东吴交战,甚至他自己内部的事情都难以摆平。应该趁着这个时机,赶紧夺取西川益州,然后联合西部的马超等人共同对付曹操。

而鲁肃则认为,曹操的实力仍然强大,只不过是初到荆州,荆州人还不知道他将怎样对待而已(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其实鲁肃看到的是,孙权在东吴也同样没有“恩信”,这才需要借助刘备。他的原话是,使刘备扶安之。因为这样可以“使曹操多一些敌人,而自己则多一些同盟”,只有这样才是上策。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只有三方的存在曹操才能顾此失彼,否则就是两军对垒,始终处于交战状态。

不同的是,周瑜的第三方是马超,而鲁肃的第三方是刘备。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孙权还没有这样的胆略,也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即让马超作为第三方,自己占有荆州,所以他才会同意鲁肃的主张。也就是说,鲁肃能够说服孙权借地给刘备,是因为他的这个主张和孙权的心思是一样的。否则,周瑜去世后还有吕范,反对借地给刘备的东吴人总会有,孙权只是一个采纳谁的意见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后面孙权后悔了,他说,鲁肃劝他借地给刘备,是他的一个短处。这是不是说明孙权当时没有此心,只是为了倚重鲁肃而同意他的主张呢?肯定不是。假如孙权不借地给刘备,那么没有了周瑜,东吴要消化刘备这部分力量都会很难,更不用说无力夺取西川了。

相同的情况,刘备如果没有借到荆州之地,他也很难有机会夺取西川。一个曾经想过投降曹操的益州刘璋,是不大可能对曹操形成很大威胁的。从另一个方面看就是,曹操可以专心的对付孙权。而现实情况则是,曹魏方面始终都在两线作战,总有点儿不能够专心的感觉。或者说,孙权后来后悔借地给刘备,那是一个变化了的形势,根子在于他自己没有想到刘备会发展的那般迅猛。

总起来说就是,不是鲁肃劝孙权借地给刘备不对,是孙权时期的东吴已经不是孙策时代。没有了周瑜的东吴,即便是还有鲁肃、吕蒙、陆逊这些名将存在,也只是一个机会主义国家而已。

本文标签 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