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火器有多厉害
宋朝的火器基本就是个笑话,问题出在火药上,那时的火药基本是发光发烟作用还可以,制造点大动静也可以,爆炸力就是个渣。在战场上吓唬敌人的作用远大于杀伤力。霹雳炮、震天雷,这名字听着响亮,但是真实威力就很一般了。
为什么那么长时间,一个火药配方都搞不明白?其实问题还真不在配方上,而是在制备方法上,火药的威力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配方只是一个方面,更直观地说,同一配方不同批次,因为原料纯度、制备方法、颗粒细度,配料均匀度等影响,效果会出现明显不同,所以古人不是没有用正确配方试验过火药,但是因为其受到的其他条件限制,可能那个最佳配方并没有出现最佳效果,所以又偏离了,所以没有找到标准配方。
实际在火药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先在制剂方面取得突破,然后再优化配方。首先原料的纯度要提高,第二个就是均匀度够高,第三个是有效保持均匀度不变,防止原料在运输移动中出现分层。第四是保持火药颗粒之间有细小缝隙,保证足够的燃烧速度。
火药制备的重大飞跃就是湿法制药,这个简单的操作一下解决了上边问题中的后两个,对火药威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也等于排除了大部分外界因素引起的质量不紊定,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对配方进行更细的优化。
宋朝的火药,因为原料纯度和没有湿法制备技术,火药的威力很不稳定,只是单纯调整配方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宋朝的火药威力一直没有得到质的飞升。官方记载的火药配方有三种,但是都距离最佳配方有一定距离。哪位读者如果穿越了,或者写穿越小说,不必再配方上多绕圈子,只要告诉他们,湿法制药和颗粒化对火药制备的重要性,我相信,不用告诉他们配方,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他们肯定会很快摸索出最佳配方。
火药早期主要是用于大炮,而大炮的铸造技术、以及灵活性都很差,在战争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那时的大炮还没有炮弹,只是填入药包和金属弹丸或碎石,然后靠火药把碎石或金属弹丸抛射出去,太大的爆炸力会炸膛,太小了杀伤范围和距离都不怎么样。
远的目标打不着,近了刚开一炮,敌人已经杀到眼前。相对于制作难度和移动难度,其带来的杀伤力真是不值一提。那种有准确落点,落地还能爆炸的炮弹,很晚才出现。宋朝的大炮用于守卫城墙还勉强可用,但是计算制造大炮和火药的成本,其带来的战场效果,还不如多制造点常规武器来得更实惠。
至于突火枪,宋超有过,就是在竹筒里装一些火药和弹丸,然后点燃,威力不用我说,竹筒里装火药,自己可以去脑补,其射程都不如用手抛石头远。杀伤力根本谈不上,连后来的铜造突火枪,在战场上都没体现出什么巨大威力,那竹子的就可想而知了,宋朝火器,就是吓唬人的玩意。给没见过的敌人造成强大的心理震慑,这给作用应该还是有的。靠他决定战争的胜负,实在是不靠谱。
随着技术成熟和火药的配方制剂达到最佳效果,火药武器才开始小型化,而这过程几乎和工业革命同步,后填装和新的激发技术才使战争真正进入火器时代。而宋代属于火药应用的初期,还很不成熟,火器没有小型化,战争中受到很多限制,只在某些特定的阵地战中起到有限作用,其方便性、安全性、杀伤力、环境适应性都有问题。在战争中并不占有主导地位。
到了明朝,火药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火药的应用稍有扩大,出现了神机营这样以火器为主的军队,但是在军队中占比依然很低,仍无法决定战争胜败,限制火器应用的还不只是火药的威力,还有金属冶炼锻造技术,和机械制造水平。
到了清朝,火器应用更加广泛,但是从枪管前端往里灌进火药,再添一些铁砂,然后再用棉花或纸团捅到底部的填药方式,使得火枪发射频率很低,放不了两枪,敌人已经接近肉搏,根本无法再填装火药,所以火枪只能在两军接触前的短暂时间里,给对方一定打击,接近了,还是以冷兵器为主。从火药的发明到真正的火器时代,这条路并不平坦,整整走了几百年。
-
上一篇: 宋朝火器为什么打不过蒙古铁骑
-
下一篇: 宋朝有火器为什么打不过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