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最新文章
-
清朝官员下跪为什么要拍马蹄袖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是满族建国,因此很多礼仪与汉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很多读书人也相当鄙视清朝,后来清朝文化被汉文化所熏陶,渐渐被汉文化所融合,很多礼仪被去除,但是有一项礼仪却始终保留了下来,这项礼仪就是我们在...
2022-02-04 -
清朝闭关锁国为何独留广州十三行
广州自清朝以来,对于国家的发展都非常重要,作为一座大城市屹立于中国城市之林。在清朝康熙时期曾下令开放海禁,设海关,江南定松江,浙江定宁波,福建定泉州,广东定广州,但在乾隆时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把除广州以外的海关都关闭,独留广州三十行对...
广州十三行 2022-02-04 -
广州十三行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在许多西方人眼中,中国是个丝国、瓷国,还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各种工艺品以及传统文化。十三行将这些财富装上开往西方的航船,向世界各地传播着东方的文明。十八十九世纪,中国丝绸以色泽滑润、轻薄飘柔、华贵高雅而著称,成为西方上流社会不惜以重金争购...
广州十三行 2022-02-04 -
广州十三行商人有哪几类
十三行的潘、伍、卢、叶四大行商,潘有度、卢观恒、伍秉鉴、叶上林号称“广州四大富豪”,其家产总和比当时的国库收入还要多,是货真价实的“富可敌国”。叶上林祖籍豫章城虔州南安府,经营义成行。在泮塘筑有叶家别墅花园,是唯一成功退休的洋行行主。洋行巨...
广州十三行 2022-02-04 -
清朝的广州十三行是做什么的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中西方的交往仅仅局限于通商贸易,但是这种关系并非正式的外交关系,因此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时有时无的。在公元1757年间,乾隆皇帝颁布“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的诏令,将清朝的对外贸易局限在了广州一口,并设立“十三行”为贸易中...
广州十三行 2022-02-04 -
广州十三行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自唐代以来,广州一向是我国最重要的商港之一,而广州十三行,在十七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中叶这一段期间,又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十三行商馆集中在广州城郊西南角,紧靠珠江,那里是一个繁忙的水码头。1684年,广东政府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
广州十三行 2022-02-04 -
广州十三行的历史沿革
历史上,中国的对外贸易时开时禁。清康熙盛世,延续明朝隆庆以来的开放政策,实行开海通商政策。1685年,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商业交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外贸专业团体———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它是清政府设立在广州口岸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
广州十三行 2022-02-04 -
广州十三行为何走向衰落
1837年,在广州经营着巨额对外贸易资产的兴泰商行破产。以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破产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但兴泰商行却不是一家简单的“企业”。作为中外贸易与往来的中介,兴泰行及其他行商被人们称为“广州十三行”,行商的破产其实表明,中西方交...
广州十三行 2022-02-04 -
清末徽商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作为中国古代著名商帮,徽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徽商传统上重视教育,教导子弟熟读经书,不是进入仕途为官,便是下海为儒商。因为这种“师出同门”的机缘,徽商与官僚的关系更加密切,如鱼得水,相得益彰。共同文化语境下的官商一体,一方面使徽商能够依靠权...
清朝 20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