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清朝历史

清朝的广州十三行是做什么的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1:56:28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中西方的交往仅仅局限于通商贸易,但是这种关系并非正式的外交关系,因此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时有时无的。

在公元1757年间,乾隆皇帝颁布“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的诏令,将清朝的对外贸易局限在了广州一口,并设立“十三行”为贸易中介,负责管理外商、经营进出口贸易和办理交涉事宜,以此来防止外国商人与国内民间或官方的直接接触。

而在中西方贸易往来中,中国出口的商品以茶叶、生丝和土布为大宗,西方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则以英国的毛织品和英属印度的棉花为主。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正常的对外贸易中始终保持着出超的优势。

根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的记载,在公元1781年到1790年之间,中国销往英国的诸多商品中,仅茶叶一项就高达9600万元;而在1781年到1793年间,英国销往中国的全部商品仅为1600万元,只是茶叶销量的六分之一。直到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年均出超额仍在200万到300万元以上。

当然了,此时的中国在海上贸易中占据如此大的优势,自然会让英国等西方国家感到眼红,因此,它们以英国为首等殖民国家开始利用鸦片来进行非法走私,从中牟取暴利,以弥补在正当贸易往来中的“损失”。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但是在清代的中西方贸易中,广州“十三行”确确实实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之角色,正是由于它的出现,不仅弥补了在清代闭关锁国政策下对外贸易的空白,丰盈天子国库,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十三行”,是如何形成的呢?

关于“十三行”的形成实际上也非常容易理解,我们在前文也略有说明,下面我们再来仔细地说一下。

我们知道,在管理对外贸易上,清廷废止了自唐宋以来的“市舶司”,改设“粤海关”,由粤海关监督负责征收对外贸易的税饷,并同时与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等地方官员一同管理对外贸易。

但朝廷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及海关与外商发生联系,于是便规定一切事物都须通过各个“洋行”的行商居中办理。此后不久,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各洋行于1720年组织成立带有行会性质的“公行”,而公行中的洋行就称为“十三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十三行”并非是某个洋行的别称,更不代表洋行的具体数目。

比如在公行成立之初,就有十六家洋行,在其鼎盛时期就有高达二十六家洋行,最少则只有四家。其洋行具体数目并不固定,时多时少,当然,这主要跟国家的发展,以及中西贸易的盛衰有关。

而在实际运作中,公行作为十三行的代表机构,是清政府、中国商人与外国商人的联系中介,当然也兼有商业、政治和外交职能。至于其具体处理的事务,归结下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承销和代购外国商人所需的进出口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具体价格;

二、照管外商的生活,并监督其行动;

三、代为转达清政府的命令和相关公文,或传递外商的意见和禀帖等;

广州十三行从形成到消亡,一共历经了二百多年,在这两个多世纪以来,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清朝灭亡之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活动来往日趋频繁,也不仅仅局限于广州一口,而那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十三行也已经随着历史的车轮渐行渐远。

如今的十三行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十三行路,是广州的一个大型服装批发中心,虽然名字和性质已经变了,但是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十三行”。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每天进出货物高达数千吨,人流量高达数十万人次,服装远销海内外。因此,这也算是原来的“十三行”经历的一次转型升级吧!

本文标签 广州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