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近代史

袁世凯新军的前身是什么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1-21 11:39:00

定武军又称新建陆军,是晚清及北洋时期的一只军队名称,是当时最早近代化的军队之一。

简介

定武军的创建是在1894年12月,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派胡燏棻[hú yù fēn]到天津马厂编练新军,后移小站,共编十个营4700余人,并聘请德国教官,名为定武军。1895年12月,袁世凯接管定武军,改称“新建陆军”,扩充到7000余人,参照德国军制进行编制,并分立步、马、炮、工、辎等兵种。这也是所谓小站练兵的序幕。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等都曾在此新军中任职,或由此发迹。1898年10月,“新建陆军”改为“武卫右军”,直接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节制。

定武军的名称再次出现是在1915年,张勋改所统武卫前军为定武军(1914年袁世凯曾任命张勋为定武上将军)。因张勋忠于清廷,其所率部队均不剪辫子,所以又称为辫子军。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定武军也全军覆没。

发展历史

建立

燏棻小站首练新军,当甲午战争尚在进行中,清政府已见到旧军之腐败而谋有所改进,于是在光绪二十年九月将参与黄海之战的德国陆军军官汉纳根召京,与翁同和、李鸿藻等人会晤。汉纳根提出三项建议,其中一项即用洋人西械,加练新军十万,全以新法教练。这一建议遭到李鸿章和胡燏棻等人的反对而被否定。十月间,清政府设立督办军务处,由王公大臣负责,并谕令立即开办练军事宜,由胡燏棻自行试办。

胡燏棻(1841—1906)字云楣,安徽泗州人。夙以谈洋务著称,是李鸿章赏识的淮系官僚。历任广西按察使,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及邮传部侍郎。早在广西时,他即上书抨击旧军的腐败。及受命练军后,即于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下旬在马厂练定武军三营,规模虽小而步、骑、炮、工俱全,用费又较汉纳根建议为省,所以受到清政府“颇见成效”的赞扬。不久又得到督办军务处的支持,扩充为10营5000人,实际人数为4750人。这些兵士都先后由天津、山东各地招募而来,用西法教练。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甲午战争已告失败,胡燏棻亦已在马厂开始练兵,乃就其练兵思想结合局势危急,上万言书论变法自强十事,其第八事即“创练新兵以资控驭”。他首先分析了这次战败的原因所在,具体地指出应痛改的四项积习:

一、统兵大将,骄奢淫逸,濡染已深,军需日增,勇额日缺。上浮开,下折扣,百弊丛生。兵之口粮尚未能养赡一身,谁肯效命疆场?以致万众离心,遇战纷纷溃败,此病一也。

二、先事一无培植,一闻招募,各营员皆以钻谋为能事,不以韬钤为实政,是官先不知战,安望教兵以战,此又一病也。

三、本地无著名之厂,件件购自外洋。承平之日,部臣以款绌为难,先事未能预备。及变起仓促,疆臣各办乃事,但以购得军火为责,未能详求。以致同属诸军,而此营与彼营之器不同。前膛后膛,但期备数。德制粤制,并作一家。所由一旦临阵,号令不能划一,施放不能取准,此又一病也。

四、一切攻守之法,又沿旧习。湘楚各军,尚有以大旗、刀矛为战具者。并有持新器而茫然不知用法者。犹复师心自用,以为昔年曾经战阵,即无不能御之敌,承讹袭谬,沿而不改,此又一病也。

改编

胡燏棻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军制,编练新军的四法,即:训官之法,练兵之法,放饷之法,简器之法。并决定新军编练的规模是“北洋宜练兵五万人为一大支。”胡燏棻这份近万字的万言书,对晚清的军制改革是一件重要文献,对破旧立新起到耸动视听的作用。

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初,定武军因马厂营房不敷应用,而移驻小站。小站是距天津东南七十里的一个小镇,是李鸿章所部周盛传弟兄盛军经营二十年的驻扎屯田之所。胡燏棻的定武军十营移驻到这块沃土上,开始了“小站练兵”。它的各级军官都是淮军将领,同时还选拔了天津武备学堂的毕业生何宗莲(总教习)、吴金彪、曹锟、田中玉、刘承恩等担任教习和军官,购置西洋先进武器,又聘请德国军官沙尔等人任教习,根据德国陆军操典进行训练。力求以新的装备,新的武器,新的训练,形成新的阵容。

这支定武军于光绪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日,因胡燏棻调任他职,而由袁世凯接管,成为“北洋新军”,即“新建陆军”的前身。它是北洋军阀武装力量的直接奠基石,因而晚清首练的新军应是胡燏棻的定武军。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