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遗言
鲁迅,一直都是中国人们引以为傲的一个文化标识。尽管历史上的人对鲁迅的评价并不相同,有赞扬的声音当然也有贬低的声音。
但无论如何,他确实是20世纪的一位文化巨人,用自己的笔为自己发声。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气肿病逝于上海。
鲁迅先生曾留下遗言:
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从鲁迅的遗言中也能看出这位老人一直都秉持着自己做人的原则,即使去世了,也依然记在心里。
鲁迅去世的噩耗很快传遍了中国,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数敬仰鲁迅的人们都赶到上海来参加鲁迅的葬礼。
鲁迅去世后,很快就成立由蔡元培、内山完造、宋庆龄、史沫特莱、沈钧儒、萧参、茅盾、胡愈之、胡风、周作人、周建人等十三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专门进行协调管理,因为据说,第一天前来吊唁轮训现实的有近五千人。还将鲁迅的大致遗言内容以讣告刊的形式登于上海中文和日文的报纸上。
从十月十九日逝世至二十二日安葬这四天间,无数人都赴万国殡仪馆瞻仰遗容以及伴送至万国公墓参与葬礼。从殡仪馆到万国公墓的路程大约有十多里,无论年长都一律步行,十分自觉。
行列在前面的是欧阳山、蒋牧良,两人分左右执撑着“鲁迅先生殡仪”一幅白布制的特大的横额,中途也有其他人进行轮流替换。
当时在沪西一带,到处都是低着头,沉着脸,衣袖上缠着黑纱的男女青年。各个吟唱着挽歌,情绪低沉。抬棺的人包括著名作家巴金、叶圣陶、张天翼、聂绀弩、胡风、萧军,还有蔡元培、宋庆龄、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胡愈之、王造时等人,都是一些大有来头的人。
《毛泽东文集》曾说:“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不仅如此,郁达夫也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些伟人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
上一篇: 康有为变法是功还是过
-
下一篇: 慈禧究竟反不反对戊戌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