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为何那么难打
高句丽暴得大名,主要是因为隋炀帝与唐太宗。隋炀帝三打高句丽,直接损失兵员上百万之巨,间接导致的损失则不计其数,并最终导致了隋朝崩溃。唐太宗攻打高句丽,虽战功赫赫,但顿兵于安市之下三月之久,未竟全功,慨叹道“吾以天下之众,困于蕞尔之夷”,并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在这两个大名鼎鼎的皇帝陪衬下,高句丽显得光芒闪耀,以致于这个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被韩国人认作自己的祖先,拿他来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
在第二次隋与高句丽与的战争中,乙支文德以诱敌深入之计在萨水大败隋军的,结果韩国军队设了纪念乙支文德的“乙支自由勋章”;李世民只不过未攻下安市,韩国人就拍了电影《安市城》,吹嘘李世民被安市守将射瞎一只眼睛,被迫向高句丽投降,还割让了长江以北的土地。
其实隋唐与高句丽交锋的还有两帝,一是隋文帝杨坚,为报复高句丽的入侵,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派水陆大军30万,攻打高句丽,因气候、疾病等原因损失比例高达十之八九。但高句丽慑于隋朝兵威,上表屈服。二是唐高宗李治,在充分汲取前朝经验的基础上,唐高宗前后用了14年时间,最终在总章元年(公元668年)九月灭掉高句丽。
高句丽前后抵抗隋唐大军70年之久,其中隋唐无数光芒闪耀的将星如来护儿、李勣、李道宗、薛万彻、苏定方、契毖何力、刘仁轨、薛仁贵等都征战在攻打高句丽的战场上,有不少名将甚至殒命疆场,然而都未出现过与李靖一举灭突厥类似的辉煌战绩。那么高句丽为什么如此难打?
第一,高句丽坚城甚多,且善于防守。
高句丽领土包括我国东北地区的大片领土,其中在辽东丘陵当中围绕河谷和道路,遍布山城要塞近200个,同时在鸭绿江对面,朝鲜北部的群山当中,这样的要塞群还有另一半……
高句丽山地奇险,自然不同于中原及草原地区可以施计运谋,一战定乾坤的作战方式。这就类似我国的四川地区,蜀地有秦岭、大巴山相隔,所以很容易形成割据政权,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刘备、诸葛亮凭借一小小的蜀地,虽然“国困民虚”,仍然能抵抗曹魏的中原大军数十年即可为一个类似的例子。
曹操北征乌桓,一举荡平,但出兵汉中,视为“天狱”,在蜀地无功而返。钟会灭蜀,被阻剑阁,若非邓艾偷渡阴平,几乎功亏一篑。这都可以视为隋唐征高句丽无功而返的重要参照。
第二,气候不利。
由于天气原因,隋唐军队攻打辽东的有利时机只有二三月到六七月,这短短的四五个月时间。隋朝的兵部尚书段文振评价说:“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如不时定,脱遇秋霖,深为艰阻,兵粮既竭,强敌在前,靺鞨出后,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对此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分析说:“中国东北方冀辽之间其雨季在旧历六七月间,而旧历八九月至二三月又为寒冻之时期。故以关中远距离之武力而欲制服高丽攻取辽东之地,必在冻期已过雨季未临之短时间获得全胜而后可。”如果再减去行军出师和班师所的耗费,能用于进攻时间只会更短。所以,这就增加了征服高句丽的难度。不仅如此,一旦坚城难克,后勤不足,中原的军队很容易大败亏输。
再以蜀地作类比分析,三国时魏国攻蜀也往往是由于气候原因最终无功而返。太和四年(230年),魏国大司马曹真从子午道进攻汉中,碰上雨季,栈道断绝,一个月时间才走了一半路程,最后只得撤退。(《三国志》: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第三,后勤艰难。
由于地理险要,所以增加了大军的后勤压力,一旦粮草将尽,轻则退军,重则会导致全军覆没。正始五年(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攻蜀,但因运输艰难,缺乏物资和粮食;蜀汉大将又抢先据守山岭,进退两难。
司马懿责怪他说:“武皇帝再入汉中,几至大败,君所知也。今兴平路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最后,曹爽只好撤军,死伤甚多,关中虚耗。正是因为翻越秦岭运输军资的艰难,曹操称汉中为“鸡肋”,留下了这个著名的历史典故。
但是,四川虽然艰险,毕竟离中原腹地较近,值得用兵,而朝鲜地区离中原腹地过远,后勤尤其不便,因此明太祖朱元璋最终放弃朝鲜,将其列入十五个“不征之国”之中,反对子孙后代去动他们。其实不要说封建王朝,就是到了朝鲜战争中,以美国号称“武装到牙齿”的机械化师,面对朝鲜地区多山的地形,照样打的很吃力,铩羽而归。
所以,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懂得高句丽为什么如此难打了!
-
上一篇: 高句丽灭亡后人都去了哪里
-
下一篇: 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