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雄国之跋蹉国简介
跋蹉国是古代印度十六雄国时期的一个国家,关于它的记载也比较少,相关的研究还在进行中。但是,就已有的资料来看,它的历史具有深度挖掘的价值。
跋蹉国(梵文天城体:वत्स,拉丁文转音:vatsá;巴利文:Vaṁsa;摩揭陀俗语:Vaccha;英文:Vatsa,),汉语音译又作:拔沙国、跋沙国、婆搓国、筏蹉国等,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都城都城憍赏弥,故也称为憍赏弥国。
都城憍赏弥(梵文:Kausaübi、Kauśāmbī,巴利文:Kosambī,英语:Kau1amb),为梵文音译,又作:憍尚弥、憍闪弥、祇赏弥、拘睒弥(《佛国记》)、拘剡弥、拘尸弥、拘盐惟、拘罗瞿、拘翼、拘深、拘逻、鸠睒、俱舍弥等,古代印度最著名的城市之一。
遗址现在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Allahablad)憍赏弥区(Kau1amb)科桑村(Kosam Khiraj)村(地理坐标:东经80.59度,北纬26.55度),所滨亚穆纳(梵文:Yamunà,英文:Yamuna)河流经阿拉哈巴德市处与恒河汇合,应归入恒河南岸国家,邦首府在都城遗址北面203千米。该都城名亦作国名。
公元前八世纪,保拉法(Pauravas)王朝的尼遮沙王(Nicaksu)在位时代,因当时位于恒河上流的都城——象城(Hastinàpura),遭受洪水冲击,夷为废墟,遂迁都于雅莫拿河(Yamunà)浜之憍赏弥城(Kausaübi)。
迁都之后帝国分裂,曾在保拉法霸权管辖之下的地方统治者和邦国纷纷宣布独立,保拉法人居住的憍赏弥城区域,被称为跋蹉国。据说该国国名是迦尸国君王所赐,意为犊子。
到佛陀时期(公元前5-4世纪),存续的十六大国中,势力较大的有摩揭陀国、侨萨罗国、跋阇国和跋蹉国,此外还有数不清的次要帮国。
这些邦国采取不同类型的治理方式,有些属于君主制,有些属于共和制。各国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国家间的战争非常频繁。
与中国历史类似,国家间的混战中,最成功的一定是新兴国家,但是最正统、最合法的朝庭却有很长的存续期,保拉法王朝直至公元前411年,在摩揭陀国已经先后灭了跋阇国、侨萨罗国之后才最终消亡。
根据典籍记载,佛陀在世时,跋蹉国由优陀延王(Udayana,玄奘音译为“邬陀衍那王”,意为“出爱”。又称优填王等)统治,此时该国都城憍赏弥是八大商业城市之一。
佛陀曾多次到都城“具史罗精舍”布道,并使优陀延王皈依了佛门。据《长阿含经》记载,佛陀的第一座塑身像,是在优陀延王的襄赞下,由目犍连尊者指导,由憍赏弥城的手工艺师用檀香木雕刻而成,塑像高达20米。
优陀延王之后,王位又传4代,公元前411年,被摩揭陀国的都沙迦王(Darsaka)所灭。
距离憍赏弥城东北方向56千米的阿拉哈巴德市,其名称由梵语Prayāga变化而来,意为“祭祀之地”,这里是梵天创造世界后第一次献祭的地方,它是印度教和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城市,古代婆罗门教的圣城之一。
关于此国之位置,康宁罕(A.Cunningham)修正《西域记》中‘钵逻耶伽至憍赏弥距离五百余里’的说法,改为‘五十余里’,并推测它应在阿拉哈巴(Alla habad)西北三十哩,即阎牟那(Jumna)河畔的古代村落科珊村(Kosa^m)。
史密斯(V.A.Smith)则依《西域记》及《大慈恩三藏法师传》所载的距离及方向,认为它是在阿拉哈巴西南、印度铁路之苏特那(Sutna)车站附近。又,华特斯(T.Watters)以《经集》〈波罗延品〉所列阿拉卡(Al!aka)至舍卫城的地名中有此国名,而推测它靠近舍卫城,但这也并非定论。
-
上一篇: 十六雄国之支提国简介
-
下一篇: 十六雄国之般阇罗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