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清虚观的发展历史
平遥清虚观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大街东段路北,坐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总占地面积5890.9平方米,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
原名太平观,始建于唐高宗年间,几经易名,至清代复称“清虚观”至今。1989年,平遥县文物局进驻清虚观。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清虚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清虚观被开辟为平遥县综合博物馆。2006年05月25日,清虚观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清虚观始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观,宋治平元年(1064年)钦赐牒文,改太平观为清虚观。元佑七年(1089)重修。金明昌六年(1195)补修。元初,赐名太平兴国观,蒙元宪宗二年(1252)易名太平崇圣宫并重修。清代复称清虚观。元代之后的明成化、万历和清康熙、雍正、乾隆、光绪年间,均有过规模较大的补筑、修葺。原貌宏伟壮观,清代时为列县“十二景”之一。今存元、明、清三代遗构,山门前有木构木牌坊,二柱式,前后置戗柱,歇山顶,斗拱七踩,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建。在中轴线上,先后由山门、龙虎殿、献殿、三清殿、玉皇阁形成三进院。主体建筑三清殿之左右有耳殿,东、西有廊殿。献殿两翼有八卦台,甬道两旁有碑亭。三清殿后,由玉皇阁和东、西廊窑组成后院。
清虚观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左右分布对称,外观壮丽,内涵丰富。观内现存元代以来的彩绘泥塑8尊,宋、元、明、清各代碑碣30通(方)。清虚观的建筑选址和建筑构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恪守“礼制”的建置思路,在布局上追求“人、天地、建筑”之间的和谐。清虚观在古城内与集福寺(今不存)各居东西,对称排列,显示了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不同时代的建筑遗构,在清虚观展示出了一段中国古代建筑史,而且把平遥的地方建筑手法融人其中,从巧妙的结构、秀丽的造型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以致闻名遐迩,代代相传。
在观内的附属文物中,以碑刻、石雕最为珍贵,所存者如宣谕碑、文告碑、记事碑、经文碑、符篆碑、画像碑、题字碑(碣)等,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史料价值十分可贵。清虚观的殿堂配置,系列地标榜了道教诸神,从中展示了道教全真派的思想体系。清虚观兴建于崇尚道教的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隆盛于元,元代初年,竟有丘处机的亲传弟子尹志平(道号清和子)一度住持于此。丘处机是被成吉思汗称之为神仙的“国师”,继丘处机之后的第一任全真掌教人即是尹志平。清虚观(当年称太平兴国观)在全国道观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清虚观的历史沿革和文化遗存,为中国道教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实物资料。
古代,清虚观常规性的保护管理长期由道门中人负责:早期的建筑虽不多见了,建于元末明初的五祖殿、七真堂以及玉皇阁等均失存已久,然现存规制却也可观。清光绪末年,观内兴办学堂,民国后改为学校。
民国15年(1926)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又作军营、军队留守处、粮库。1949年以来,粮食部门占用期间,大殿塑像遭毁。1973年11月15日,平遥县革命委员会公布清虚观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冬,平遥县文物管理所进驻其中,此项文物始得有效保护。1985年,粮食部门彻底腾迁,清虚观建筑群的原貌渐趋恢复。1989年,平遥县文物局设在清虚观。1992年,复修后院西廊窑,翻修龙虎殿、中院东廊房屋顶。1996年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清虚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中院西廊房落架大修,三清殿拨正梁架,更换折裂构件,翻修屋顶,补配脊饰。1996年,在清虚观筹建了平遥县博物馆,1998年,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重修后院东廊窑。清虚观的历史原貌将全面恢复。
如今,清虚观向我们展示三部分内容:中轴线上道教遗存向我们充分立体地展示中国道教文化,东西厢房的平遥城史文化,展示了平遥从远古城的洪荒时代开始的悠悠历史、灿烂文化,文化珍品异彩给呈,展示它们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