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的历史文化简介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江苏省西南部。地处句容、金坛两地交界处,南北约长10千米,东西约宽5千米,面积50多平方千米。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是茅山的最高峰。
茅山是中国的一座道教名山,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也是中国六大山区抗日根据地之一。山上景点多,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景。
名字来源
在江苏省境内,有两座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称南茅山;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兴化市,叫北茅山。
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隐居于此,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故称山此山为三茅山。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
清代乾隆年间(1616年—1912年),以考证考据而闻名天下的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过茅山碑记》中说:「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这就是说,西汉景帝时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历史文化
茅山,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又是道教上清、正一、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
茅山道教的源流
从上古时,帝喾高辛氏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的玉晨),距今近5000年,到东晋时茅山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这是道教宗教哲学和原始化学炼丹术的重要著作。葛洪的丹鼎派,他的《抱朴子·内篇》为神仙道教构造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为道教在南北朝时期的成熟准备了条件。
上清派的诞生与兴盛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翙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及众仙之传授,作《上清大洞真经》,在茅山创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南朝齐梁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编撰《真诰》,纂集上清法术《登真秘诀》,编订《真灵位业图》,使上清派的教义、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一代玄师。
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朝廷推崇。李氏皇朝自称道教祖师老子李耳的后裔。宋真宗也造了“天书”,下降“圣祖降临”的道教神话,借神权巩固皇权。宋徽宗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哲宗时,道教名声显赫,道士与皇帝直接书信来往,为帝后授箓。朝廷给茅山道士加封赠号,赐田度人,题词赠宝,敕建宫观,宫观庵院发展到250多处。茅山道教遍及大江南北,流传海外。淳祐九年(1249年)宋理宗御书“上清宗坛”,置于元符万宁宫“宗坛祠”。
“三山”符箓归正一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从此茅山成为以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
全真派的传入与发展
北方全真派传入茅山,史志记载于明嘉靖、万历年(1522—1619年),由阎希言住乾元观,传“邱祖复字岔派分支”。明末,龙门派第七代沈常敬(号太和)晚年亦居茅山修道。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率詹守椿、邵守善等到茅山传戒。
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启派师、清顺治进士笪重光因仕途维艰,退隐乾元观,自称郁冈扫叶道人。由于他们的推广,全镇龙门派迅速在玉晨观、德祐观、仁祐观、白云观传开。由此,茅山形成“五观”传全真,“三宫”传正一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949年。茅山五观传习全真,在宗派上也有微小差别。乾元观与仁祐观传全真龙门岔支阎祖派,白云观、玉晨观、德祐观传全真龙门正宗。
近现代的曲折发展
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神祠存废标准》,对道教采取限制政策,规定道教“不是善教”,“应切废除”。1937年冬,日本侵略者侵占句容,焚烧道观,亵渎神灵,具有千年道统的茅山道教,几濒毁灭。民国俄日十六年(1938年6月),新四军进驻茅山,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九霄万福宫怡云道院住持滕瑞芝、监院白玉泉、慕道居士孙凤麟发起组织江苏省大茅山道教整理会,重振茅山道教。
1949年4月23日,金坛解放。苏南行政公署派张翼来茅山组织道众学习时事政治,阐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茅山三宫五观合并成茅山道院。1954年,元符宫道士黎遇航当选为金坛县人民代表,1957年调北京中国道教协会工作,1961年起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文革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九霄宫、元符宫修复开放。1993年8月,乾元观正式对外开放。
民国二十七年六月(1938年6月),陈毅、粟裕、张鼎丞率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第一、二支队和先遣支队进入茅山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
-
上一篇: 楼观台的历史沿革
-
下一篇: 三山符箓指的是哪三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