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民间故事

蛰龙是什么意思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1:22:29

《蛰龙》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曲迁乔,号带溪,周村黄家渡口庄人。家中原来略有田产,后来逐渐败落,父亲是穷书生,只能维持温饱。

曲迁乔自幼喜欢读书,但年纪很大了才考中举人。1577年(明万历丁丑年)曲迁乔考中进士,被授予沁水县知县。到任后他整顿吏治,下令合理地分配徭役和赋税,减轻人民负担,伸张正义,使社会秩序稳定,生产得到发展。后经御史台推荐被提拔为工科给事中。在任期内先后写了20多份奏章,均被采纳施行。一次皇帝驯鹰,被抓破脸。他随即上书皇帝,劝他节制游乐,以保尊严,皇帝被他的一片忠心所感动,马上进行了改正。

时间不长,他被任命为淮扬布政使,到河南任职。时值河南水灾,他发动老百姓分黄导淮,效果显著,晋升为按察使。后又到广西任右布政使。原来这里民族矛盾激化,少数民族头人经常发生叛乱。他到任后恩威并用,收服了当地各少数民族的头人,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因此被改任为左布政使,继而升任顺天府尹。这一地区官僚聚居,关系错综复杂,但他刚直不阿,依法办事,打击了豪强恶霸势力,保持了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不久被晋升为通政使司通政使,主管财政大权,人称银台。后因厌倦官场世态,以年大为由辞职,夫妇二人回到家乡周村,读书种田,杜门谢客,教子作文,他生前为自己写的墓志铭说“姓虽曲,心则直。事亲竭力,事君尽职。”

他回乡后住在王家庄子的住宅里,建有银台楼,高大宏伟。《蛰龙》故事的地点,就是这里。另外,他在黄家渡口庄老家建有别墅楼,解放后后才被破坏。他著有《兴裕堂文集》等。

原文

於陵曲银台公[1],读书楼上。值阴雨晦瞑[2],见一小物,有光如萤,蠕蠕而行[3]。过处,则黑如蚰迹[4]。渐盘卷上,卷亦焦。

意为龙,乃捧卷送之。至门外,持立良久,蠖曲不少动[5]。公曰:“将无谓我不恭?”执卷返,仍置案上,冠带长揖送之[6]。

方至檐下,但见昂首乍伸[7],离卷横飞,其声嗤然,光一道如缕;数步外,回首向公,则头大于瓮,身数十围矣;又一折反,霹雳震惊,腾霄而去。回视所行处,盖曲曲自书笥中出焉[8]。

注释

[1]於(wū乌)陵曲银台公:曲迂乔,号带溪,山东长山县(今属邹平县)人。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著有《光裕堂文集》。於陵,春秋齐邑名,长山县的古称。银台,通政使的别称。宋门下省于银台门内设银台司,掌国家奏状案牍,职司与明清通政使司相当,故沿为后者代称。

[2]晦暝:天色昏暗。

[3]蠕蠕而行:二十四卷抄本作“蠕蠕登几”。

[4]蚰:蜒蚰;即蛞蝓,俗名鼻涕虫。是一种无壳蜗牛。一说即蜗牛。二虫过处皆留有状印迹。

[5]蠖屈: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作蠖曲。蠖,虫名,即尺蠖;行时屈伸其体,如尺量物,故名。《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6]冠带长揖:穿戴官服,深深作揖。表示恭敬。

[7]乍伸:突然伸展躯体。乍,骤。

[8]书笥:书箱。

译文

于陵县通政司官员曲某,一日在楼上书房读书。当时天气阴沉昏暗,将要下雨。忽然见一个小东西,浑身发着幽幽的萤光,在慢慢的爬行。它爬过的地方,留下黑黑的像蚰蜒一样的痕迹。它渐渐爬到放在桌上的书籍上面,蜷曲在书籍上。书上也留下了黑黑的痕迹。

曲某心想,这是小龙啊!于是双手捧起书籍,想送走小龙。走到屋外,手捧书籍站了好长时间。书上蜷曲的龙却动也不动。曲某说:“难道是嫌我不恭敬吗?”又捧着书籍回到屋中。将书放到桌上,整整衣服,戴好官帽,恭恭敬敬向小龙参拜施礼。再次捧书送小龙出屋。

刚到门口屋檐之下,就见小龙抬头伸腰,“呲”的一声,一道麻线一样的光,一闪,龙就飞到了空中。在离曲某几步远的空中,小龙回头望着曲某,这时龙头已变得比水缸还要大,龙身已有十几抱那么粗了。又一返身,随着一声炸雷,直冲云天而去。

曲某回到屋中,仔细观看龙爬过的痕迹,弯弯曲曲的,终于看清,龙是从书箱里爬出来的!

>>>更多聊斋故事<<<

本文标签 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