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雕刻鉴赏
《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是贝尼尼于1621-1622年创作的雕像作品。
贝尼尼和米开朗基罗的气质一样,一身兼具建筑家、雕刻家、画家的秉赋,擅长舞台美术,平时还爱好写剧本,颇具导演的天才,可谓是多才多艺。在意大利17世纪美术中,贝尼尼是"巴洛克"艺术的杰出代表。
基本简介
首先,应肯定贝尼尼的艺术是现实主义的,而他所存在的深刻矛盾,即是既有被教廷利用不得不屈从上层贵族的艺术趣味的一面;也有试图摆脱这种宫廷束缚,追求自由意志的一面。在艺术上,他主张"把米开朗基罗的造型风格和提香的绘画风格结合为一"。
他虽然二十几岁就荣获骑士称号,颇受宫廷青睐,但对于意大利雕刻传统的发展,仍有杰出的贡献。他继承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优秀民族传统,注重人物形象的情感因素。我们说他的艺术风格,是指他那些雕像的强烈的装饰趣味。
基本特色
这尊"普路同和帕尔塞福涅"就有明显的特色。它与前一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作于同一时期,也取材于神话故事。传说,谷物女神的女儿帕尔塞福涅采花时,土地突然裂开,冥王普路同(希腊神话中称作哈得斯)跳出来把她劫走,并强娶为冥后。
这组雕像所展示的是狂暴与少女挣扎的冲突。少女在凄楚地喊叫,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这泪珠就要从腮边滚落下来。整个形象对比强烈,富有戏剧性。无论从动势的节奏感,还是从形象的内心的激愤表现来看,贝尼尼的高超的技艺都是惊人的。
正象他自己在回忆制作这尊雕像时所说的"青年时期,我没有错误地凿过一刀……"他那种不知疲倦的创作热情,就象他的组雕的旋律一样狂热。
有人说,大理石在他手中好象成了一些柔顺可塑的软材料,连不易被人窥见的地方,他都做理那样细腻圆润。巴洛克雕刻的特点,就如在这两尊雕刻像上所见到的,华美的形式和娴熟的富有装饰性技巧的完美结合。
雕像告成后,博得了全罗马的赞赏。一夜之间,贝尼尼成了宫廷内谈话的中心。贝尼尼当时激动地说,他热情地工作,热爱他制作的对象,他好象不是在加工,而是在吞食大理石。
《普鲁托和帕尔塞福涅》,同样取自神话题材,冥王普鲁托的狂暴和少女帕尔塞福涅(后成为冥后)的柔媚形成鲜明的对比。
少女悲痛欲绝的挣扎与哀伤的神态表现得十分动人。她的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两个人物同样处在激烈的对抗之中,而那满面胡髭的地下世界的统治者普鲁托,有着巨大而奇特并充满精力的人体,在和娇弱纤巧的女子搏斗着,她呼喊着挣扎着,但这一切都是枉然的。
作者将两个非常不相称的力组合在一起,产生对抗的力的挣脱的视觉效果.刚与柔、强与弱,男性与女性多方面的巧妙的矛盾组合,贝尼尼在两个人物的形象处理上也运用了光洁与粗放的对比雕凿技法。完成这些作品时他仅仅二十岁,同时获得了骑士勋章。
作者简介
乔凡尼.贝尼尼(约1429~1507),意大利威尼斯画派早期代表画家,作画善用全景构图,代表作《圣马可广场上的游行》场面浩大,人物刻画认真,是具有史料价值的写实之作。
在父兄画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可和佛罗伦萨画派比肩的威尼斯画派,并使威尼斯成为文艺复兴后期的中心,他创新了许多新的题材、在绘画形式和配色上带给大众新的感受,将文艺复兴的写实主义提升到另一个新的境界。他一生创作甚丰,并培养了众多弟子。
-
上一篇: 贝尼尼《大卫》雕刻鉴赏
-
下一篇: 四河喷泉的雕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