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中国历史事件

2005年03月24日:李若冰逝世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1-28 08:16:00

李若冰(1926年10月—2005年3月24日)笔名沙驼铃。陕西省泾阳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西部散文的代表人物、西部文学的拓荒者、“石油文学”奠基人之一。

李若冰散文大都写亲身感受,反映我国大西北的风物、人情与生产建设,文笔优美、真实感人。他最早发现了西部美,歌颂了西部美,为祖国石油工业树起了一座丰碑。李若冰一生情系大漠,钟情勘探者、创业者,被誉为中国石油文学的拓荒人之一。所作《柴达木手记》等作品至今享有盛誉。2005年3月24日病逝于西安,享年79岁。

名字由来

李若冰本姓刘,儿时(出生后不久)被卖给一户杜姓人家为子,故曾用名杜西山、杜德明,笔名“沙驼铃”。后得知他生母姓李,为了纪念他去世的亲生母亲,内心铭记一个孤儿心灵上永远也难以弥合的心理创伤,他改为母姓,后启用曾用笔名李丹人和现名李若冰。

李若冰取笔名驼铃,是他看见延安城外的骆驼,想到这种负重远行的生命是令人敬仰的,驼铃是跋涉者心灵的歌唱。这一时期,他利用分分秒秒的时间博览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还尝试去写点小文章。也就是在此时,他的一个诗意盎然的笔名——沙驼铃“诞生”了!这是因为他常在延河畔看到骆驼那奇丑而又可爱的形影,对它的坚韧、负重和对信念的执着精神,油然而生的敬意。

最大遗憾

李若冰生前最大的遗憾是没能重返柴达木,最大的牵挂是那部永远无法完成的长篇小说。

2002年深秋,为拍摄纪录片《沙驼铃》,作家和谷等人曾陪李若冰远赴柴达木,和谷认为那是“陪一位七旬有七的老人,去温习半个世纪的那种撕心裂肺的梦想”。旅途中,李若冰需要按时吃降压药、打胰岛素,夜里几乎每隔一小时就要去一次洗手间,而更多时,这位老人就乐呵呵地倾听别人谈话。

就在进柴达木之前,李若冰的血压升到了100至200毫米汞柱,休息两天后血压仍居高不下,没人敢让他冒险,医生也“请组织上阻止该同志到高海拔地区”。李若冰得知重返柴达木无望后,一番话令人神伤,他说:“我多年来非常怀念柴达木,眼看到了它的面前却不能去了,这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进不了盆地,我是太遗憾了……”

李若冰表示以后会再来,“就是80岁也要再进柴达木!你们怕我过不了当金山,那我就走西宁,经格尔木,直上花土沟……”但这些已成了永远的梦,这位老人重回青春故地的愿望,已在无边的沙海中,随风飘散……

李若冰生前最大的牵挂就是他这部没有完成的长篇小说,李若冰当时初步定了个名字,叫《在那遥远的地方》,一直没有时间写完,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他生前最最放不下的事情了。

人物评价

李若冰散文大都写亲身感受,反映我国大西北的风物、人情与生产建设,文笔优美、真实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