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中国历史事件

2021年01月28日:王绶琯逝世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1-28 00:47:00

王绶琯(1923年1月15日—2021年1月28日),出生于福建福州,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科普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名誉台长。

1936年至1943年王绶琯在重庆马尾海军学校就读;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至1949年在英国皇家格林尼治海军学院造船班深造;1950年被聘为伦敦大学天文台助理天文学家;1953年回国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北京天文台,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开始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副主任(至1993年)、主任(1994年至1996年);1985年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之后改任名誉理事长;1993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317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琯星;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发起倡议,并组织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

王绶琯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提高了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了天体测量学发展,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20世纪90年代与苏定强等提出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

科研综述

1955年,王绶琯奉命接受了国家急需的“提高时号精确度”的紧急任务,在二年时间里完成了这一任务,同时也为打下时间、纬度等基本天体测量研究的基础创造了条件。当时引进的光电中星仪及超人差棱镜等高仪技术还为尔后中国发展的光电等高仪起了先导作用。

1958年,王绶琯在参加日食观测后受命创建了北京天文台的射电天文研究,1959年在北京主持创办了全国性的射电天文训练班,负责首次研制成中国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制定了在北京创建射电天文科学研究的方案与分阶段发展的技术步骤和射电天文研究目标。

1966年以来,王绶琯负责成功地研制出了米波16面天线射电干涉仪、分米波复合射电干涉仪、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并在相应的观测研究中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

1984年,王绶琯等完成了密云米波综合孔径的建设,其功能及学术贡献在国际同类开拓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启用以来编制了米波射电源表,并开展了一系列宇宙射电研究。

20世纪90年代,王绶琯与苏定强等一道提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大型科学工程项目。

人物评价

王绶琯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开创了中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推进。对提高中国授时讯号精度、推动天体测量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负责成功地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60年来王绶琯先生对中国天文,特别是射电天文做出的卓越贡献,王先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高瞻远瞩,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