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米花的起源
爆米花(Popcorn)是用玉米、酥油、糖一起放进爆米花的机器里做成的一种膨化食品,味道比较甜。
取适量的玉米放入爆米花锅内,并封好顶盖,再把爆米花锅放在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后,就可爆出爆米花来。
数千年前,爆米花首次被发现于印加帝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小吃之一。
历史来源
爆米花是一种古已有之的膨化食品,数百年前“项链”馋人早在欧洲移民迁入这块“新大陆”之前,居住在这块大陆上的印第安人便盛行吃爆玉米花了。
哥伦布在返回欧洲后,曾向人们描绘了“新大陆”上的印第安儿童用爆玉米花串成项链在街上兜售的生动情景。也是印第安人教会了欧洲新移民栽种、烘烤玉米的技术。
一名历史学家还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洞穴里发现了5000年前古代印第安人食用的爆玉米花,只是由于当时的“工艺”所限,在口感上远远不如当代爆玉米花松脆而已。
现代的发明家为喜食爆玉米花的家庭设计了一种电锅,据说仅花费10分钟就能爆制好一大盆玉米花。
美国的许多地方电视台还常常播出如何爆制玉米花的常识,还介绍各种新风味爆玉米花的方法。一名频频在电视屏幕上亮相、自称为“爆玉米花大王”的专家瑞顿·巴哈尔已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人物——此君一上台,讲的都是“玉米经”。
爆米花的原理
取适量的玉米(或大米)放入爆米花锅内,并封好顶盖,再把爆米花锅放在火炉上不断转动使之均匀受热后,就可爆出可口的爆米花来。
这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锅内的温度不断升高,锅内气体的压强也不断增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米粒便会逐渐变软,米粒内的大部分水分变成水蒸气。由于温度较高,水蒸气的压强是很大的,使已变软的米粒膨胀。
但此时米粒内外的压强是平衡的,所以米粒不会在锅内爆开。当锅内压强升到4—5个大气压时,突然打开爆米花锅的顶盖,锅内的气体迅速膨胀,压强很快减小,使得米粒内外压强差变大,导致米粒内高压水蒸气也急剧膨胀,瞬时爆开米粒,即成了爆米花。
保存方法
由于爆米花易受潮,受潮后就会丢失了其酥脆可口的新鲜口感,所以爆米花不易保存太久,要趁新鲜吃。如要储存,须放在通风干燥处,防止受潮。
-
上一篇: 烽火戏诸侯是真是假
-
下一篇: 反斯德哥尔摩的学术名称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