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世界历史事件

2006年05月25日:世界预防中风日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1-28 08:17:00

世界预防中风日是在2004年6月24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中风研讨会”,订立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加强人们认识中风及相关问题,预防中风。中风是脑血管出现问题,令脑细胞失去血液、氧气和养分供应,最终令脑细胞受损或死亡,继而影响到该部分脑细胞所控制的功能,例如活动及语言机能,妨碍病患者自我照顾能力。

节日起源

世界中风日源自于世界中风学会2004年于加拿大举办的年会,当时为了制定中风的整体议程而举办了一个工作坊;在2006年,这个议程在南非开普敦举行年会上,由世界中风宣言发声。订立每年5月25日为世界预防中风日,加强人们认识中风及相关问题,预防中风。

2006年,世界中风日强调中风议程中的一个议题─亚临床中风,相较于临床中风,其发生机率高出五倍,且可能影响思考、情绪与行为。

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第六届世界中风会议中,来自西安大略大学的Vladimir Hachinksi医师、同时也是美国心脏医学会中风期刊的主编,指出亚临床中风倾向于影响执行力与计划及抽象化能力,且与晚年发生忧郁症有关。

中风基本知识

“中风”一名由来已久,古时中国医学认为,人得到“邪风”便会导致突然失去局部感觉和行动能力。“中风”一词在古医学文献上通行。

在《伤寒论》中,中风是太阳病的分类之一,属太阳表虚证(另一个是伤寒)。《伤寒论》第2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其主要病机是:外邪袭表,卫不外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在太阳中风的主要脉证中,以汗出最具特征,能区别于太阳伤寒的无汗。

中风分类

出血性中风:俗称“爆血管”或“脑溢血”,由于高血压或脑血管疾病,例如脑血管肿瘤而导致脑血管破裂。

缺血性中风:因脑血管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及闭塞或因血凝块流到脑血管造成闭塞。

中风的征状

中风征状视乎发生病变的位置及其损害程度,常见病征有:

1、局部感觉麻木,例如一边脸、单边肢体或身躯

2、肢体无力,尤其是身躯单侧、单肢

3、身体突然失去平衡能力

4、言语不清、流口水、吞咽困难、嘴歪

5、视力范围减小,或眼睛肌肉失调、出现复视

6、神志不清、昏迷

其他征状:例如突发性的剧烈头痛、持续的晕眩

预防中风

戒烟。

经常做运动,保持心境平和。

均衡饮食,避免进食高胆固醇及高动物脂肪食物。

避免酗酒。

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曾患有中风者,必须定期检查和接受适当治疗,确保血糖或血压处于正常水平。

曾患有缺血性中风或心脏病,而又由医生处方给予预防药物的人士,应定期覆诊和服药。

中风护理的目标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素:重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增强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如中风病患者重获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巧,减少倚赖别人,这样既可减慢机能退化,亦可减轻家人及照顾者的负担。

保持肢体的功能,防止并发病如褥疮、肺部感染、哽咽及肩周炎发生。

中风能导致半身不遂,但凭著意志及通过适当治疗,不少病人亦可重新恢复部份机能,可向专业人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