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辜鸿铭反对新文化吗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9:23:15

辜鸿铭在新文化运动中站在保守派立场,其主张含有一种“中体西用”的色彩,他主张维护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反对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来改造中国,极力推崇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体系,对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及现代以法律,武力作为统治的手段嗤之以鼻。

一、辜鸿铭的文化观

辜鸿铭虽出生于马来西亚,求学于西洋,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敬仰。这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辜鸿铭的父亲对辜鸿铭的教导。辜鸿铭自幼跟随父亲生活在国外,但他父亲时常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他,即便后来跟随布朗深入学习西方文化体系,也保留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二是当他回国以后,一度受到名儒沈僧植的嘲讽和同僚的冷落,受到刺激的辜鸿铭更加奋发学习中国的经典传统文化。

他越深入的理解中华文化,就越被其温和的力量所折服。青年时期求学西欧,使得他对西方文化的利弊有着更深刻的了解。在他看来西方的文化是基于基督教的文化,西欧人民通过信仰基督来缓解灵魂上的恐慌与负担,当基督教受到批判,人们的信仰崩溃掉,巨大的迷茫与苦痛随之笼罩西欧人的精神世界,所以西方文明正面临着危机,西欧人试图用军队和法律来代替基督,使人民重新获得安宁,但这在辜鸿铭看来非长久之计。他认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东方,在中国。

辜鸿铭极力推崇孔子,正是因为他认为,孔子为后世留下了让人民获得精神上的安宁的方法,社会和国家也因此得以维持上千年而不崩坏。辜鸿铭将儒家学说看做中国的“宗教”,同时强调此“宗教”不同于西方的宗教。儒学不是宗教,却完全可以替代宗教。

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是“温顺”的,骨子里是让人喜爱的,他们不需要对什么东西恐惧就自觉地遵从社会的规矩,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拥有自己的“宗教”——书法,绘画,音乐,诗书,更多的是“孝悌”,这些“宗教”使他们成为“温顺”的“良民。”可以说,辜鸿铭对优秀的,经典的中华文化是十分敬仰和热爱的。

同时,辜鸿铭推崇的儒学,更多的是唐代以前的儒学。辜鸿铭在一次赴日演讲中曾谈到中国古代那种殉难而死的精神文明自唐代以后,因北方蛮族的入侵而被蹂躏,逐渐消失。而这种被人们淡忘掉的文明才是解救中国和欧洲的关键。“他推崇的仅是指早期儒学,而对于宋明理学则持怀疑甚至批评的态度。”

二、辜鸿铭在新文化运动中的立场

在20世纪初,中国掀起新文化运动时,辜鸿铭极力反对这场浪潮。

在语言文学革命方面,辜鸿铭认为很多留学归来的中国人并不真正理解西方的文学,“归国留学生们对于西方现代文论思想‘断章取义’或‘偏颇’之汲取,不仅注定了它们所倡导的思想文化是一种道德空洞化或自我矮化的思想文化,而且也是一种反高雅的粗鄙低俗的思想文化。

我认为辜鸿铭对新文学观点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他对于整个新文化运动的看法,在辜鸿铭看来那些在国外留学几年就要以西方文明改造中国社会的人,仅仅看到了西洋文明强悍的表面,而没有感受到它空虚的内里,所以如果附和这些所谓的先进人士,极有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文化上“四不像”的国家。

辜鸿铭也曾表示过,他并不讨厌西方文明本身,“而是今日的西方人士滥用他们的现代文明的利器这一点……欧美人使用高度发达的科技成果的途径,是完全错误的,是无法给予赞誉的。”“因为白种人发明了机关枪,那是你们的优点……当黄种人会造和白种人一样好的枪支时,白种人将被枪支判决。”由此看,辜鸿铭只赞成学习西方的技术,这与张之洞“师夷强技以制夷”的主张类似。但在辜鸿铭心里,一个政府用武力强迫人民服从命令的行为是野蛮的,像中国这样文明的国度,则完全不需要。

基于上述理解,辜鸿铭认为西方世界要想维持长久的平稳,就必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即孔子的儒家文化,简言之,西方的救赎之路在中国。而现在的新文化运动居然要抛弃中华流传千年而不衰败的文化,学习西方那种残缺的、不完善的文化,这在辜鸿铭看来是十分愚蠢的行为。

三、关于辜鸿铭文化观念的思考

辜鸿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那些不适于现代文化观念的思想——并不反对,他“主张保守中国文明时,又延及到纳妾,廷杖,小脚和辫子。”辜鸿铭学贯中西,对西方文化了解比较深入,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精通,可依然承认“旧文化”中的糟粕,这一切的矛盾让辜鸿铭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一个“怪杰”。

辜鸿铭关于中西文化的种种言论,让人不得不试图猜测他对于资本主义文化的态度。无论是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还是西欧进入现代以来的资本主义文化,以辜鸿铭的观点来看,都是为了满足统治需求,使人民奴化的手段。基督教会统治下的欧洲社会是“黑暗”的,西欧人民已经抛弃了以蒙蔽群众心智来达到统治目的的手段,而近代以来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文化,在辜鸿铭眼中也是野蛮的。

这或许是因为他在西欧多年的学习生活,使得他对西欧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欧洲看到的种种他所不能接受之事,让他对西欧的资本主义文化感到失望。在异乡所遭遇的不平使他更加怀恋祖国。这种对比之下,辜鸿铭对中华文化更加自信,更加坚定儒家文化对社会和国家的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

虽然辜鸿铭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与批判有失偏颇,但辜鸿铭的文化观仍值得我们深思:中国绵延千年之久的传统文化自有其独特魅力与作用,是任何文化都不可替代的。新文化运动中一些主张全盘西化的人士,他们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同样是不可取的。

本文标签 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