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苏秦为什么结局那么惨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5:36:25

说道苏秦,想必大家对这个人还是有所耳闻的,他与张仪的合纵学说对于当时战国的格局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而其中的苏秦更是大胜风光,在联合了六国以抵抗秦国后,在做了六国联合的总负责人——合纵长。同时,由于他的地位在六国很超然,被封为了六国的国相,佩戴着六国的相印。如此风光之人他的结局并不是很完美,他从燕国逃到了齐国,而在齐国又惨遭刺客刺死,更甚的是,在死后更是背负了叛变齐国的骂名。

其实在历史上对于苏秦的评价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他的生活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苏秦的生活其实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他家是以务农为生,而他再早年到齐国去求学,拜师在鬼谷子门下。说道鬼谷子这个人,其实史料上并没有过多的记载,但是人们都知道他很牛,因为他有四个很牛的学生:张仪、苏秦、孙斌、庞涓。但是初出茅庐的苏秦还是有些稚嫩的,先后到很多诸侯那去当说客,但是都没有成功,在盘缠用尽之后,回到了家中。

在家里家人其实很不待见他的,认为他没有什么能耐,家人也不愿意给他饭吃。这使得苏秦很受触动,开始下定决心研究《周书阴符》,每天学习到深夜,困了就拿锥子扎自己一下,这也是锥刺股的来历。《周书阴符》这本书记载的就是“太公阴符之谋”,也就是姜太公用过的权谋计策,凭借着他自己对于这本书的理解他在此出山。

出山后的苏秦先后去了周、赵和秦,前两者在国内有人不喜欢他的为人,而后者的秦则是刚刚处决了商鞅,发布了“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的政令,不得以他去了燕国,而正是在燕国他开始了政治上的得志。苏秦在游说燕文侯的时候指出了燕国战略方针上的错误,提防着毫不接壤的秦国而却不担心接壤着的赵国,如果两国联合的话,那么燕国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发展了。燕文侯深以为然,许诺了如果他去游说成功了的话愿意举国相报,并且资助他去游说的路费。

在游说赵国的时候,更是显示了他辩士的才能。首先他并不是从燕国的角度出发,而是从赵国的利益出发,指出了赵国发展中的障碍。秦国与赵国接壤,所以秦国必定成为赵国强国路上的阻碍,如果秦国与魏国或者韩国联盟的话,那么赵国的发展必将受到阻碍。但是如果赵国与其他六国结盟的话,“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城皋,魏塞其道,赵涉河漳、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

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勃海,韩、魏皆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清河,燕出锐师以佐之”,正如这样赵国才能长远的发展,而赵国必将成为强国。赵肃侯听到大为感动“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就这样和赵类似,他先后说服了其他国家,当时的六国联盟势力非常的强大,使得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就这样苏秦在当时的六国的地位达到了顶峰,被六国的国君封为国相。而他在从楚国回来的路上遇到家人时,家人们“前倨后恭”的态度令苏秦很感慨,但是苏秦没有责怪他们,还是给了他们很多的赏钱的。风光的同时很令人所羡慕,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他人声鼎峰的同时也是人生下降的开始。

在合纵完成之后,他去了赵国被封为武安侯。后来秦国犀首欺骗齐国和魏国,和它们联合攻打赵国,赵王就感到很不高兴,责备苏秦,而这时候他也听到有很多人在背后责备他背叛国家,在害怕的同时,他逃回了燕国。当时曾经的燕王去世了,燕易王即位。苏秦干了一件十分令人咋舌的事情,私通燕易王的母亲,也就是他曾经老板的妻子。不巧的是燕易王还知道了,虽然和以前一样厚待着苏秦,“苏秦恐诛”,向燕王提出去齐国当内奸,虽然表面上位了让齐国富强实际上是为了消耗齐国。

齐宣王很重视他,任命他为客卿。在齐的他可谓是非常的受宠,导致了齐国有人非常嫉妒他。据《史记》记载”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由此可见,那不是一般的嫉妒而是相当的嫉妒了,虽然当时的苏秦逃掉了,但是由于伤势过重他还是死掉了。在他死后他所从事的间谍活动也被暴露了出来,一时间齐国震惊,苏秦也被冠上了”叛国小人“之名。

纵观苏秦的一生,其实颇具戏剧性。他有着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发愤图强;他反复无常,侍奉过好几个君主,却不真心为他们出谋划策;他拥有者对于亲人的善良,尽管他们曾经对他恶语相向,但是他还是给了他们很多钱;同时,他的人品又有所欠缺,私通了以前老板的妻子......总的来说苏秦这个人很复杂,之所以造成复杂的苏秦与他早年的生活密不可分。

他穷困过、潦倒过,所以他更能明白生活的不易;在得到优越生活后,人就变得十分谨慎了,于是本着趋利避害的本能,投奔了多个国家。战国其实是一个大染缸,这个染缸中充满了功利是激进的社会风气,深处染缸中的人们不可避免的染上了色彩,苏秦也不例外。这不仅是苏秦的不幸,也是深处战国战略家们的不幸。

本文标签 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