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长平之战赵括有机会取胜吗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5:34:07

赵括长平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让白起指挥秦军顺利实施了围点打援的战术,最后被分割包围。赵军粮道断绝,士兵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在苦苦坚持了四十六日之后,只能亲率精锐士兵突围,战死阵前,赵军全部投降。赵军四十五万精锐被全歼,而秦军也损失了三十万大军,秦军其实也只是惨胜。

仔细翻看了《史记》和《战国策》中关于长平之战的相关记录之后,并没有发现白起亲临战场一线作战的记录,更多的是运筹帷幄。

同样的,赵军想要在长平之战中取胜,赵括作为主帅,责任是把控全局,坐镇指挥,而不是亲率大军冲锋陷阵,逞匹夫之勇。赵括不死,赵军就有跟秦军继续作战的士气,即使局部失败,也不至于完败,大不了继续学廉颇坚守。

赵括要做的就是搜集好情报,跟秦军打心理战。秦军远征,相比赵军,更加急于速战速决。虽然赵括也接受了赵王的命令,要快速取胜,但是关键时刻更要稳住赵军,以扰乱秦军军心为主。

廉颇作为统帅时,曾经丢失了几个赵军据点。赵括代替廉颇,除了已有的二十五万赵军,又带来了二十万赵军。赵括完全可以在不打乱廉颇防御部署的同时,用新增援的赵军去夺取赵军防御阵线附近被秦军占领的据点。同时,部署伏兵围歼增援的秦军,用小胜打击秦军士气,同时鼓舞赵军的士气。

赵括同样可以部署更大的围点打援战略,甚至是包围与反包围。秦军引诱赵军,赵括可以故意放出诱饵,让部下的得力将领打着自己的旗号,率十万赵军追击佯败的秦军,故意深入秦军防线。当秦军伏兵两万五千人出现时,留下十五万赵军防御己方的壁垒,保证粮道的畅通,而赵括亲率赵军二十万主力收割作为伏兵的秦军。共计三十万赵军内外夹击,围殴两万五千秦军,如果还拿不下,那赵国可以直接认输了。

白起派去截断赵军壁垒的另外五千骑兵,这时候应该也会闻风而逃了。如果不逃,等赵括的三十万大军里应外合,歼灭了秦军绕后的数万伏兵之后,回身奔往壁垒,那就是赵军四十五万对五千,五千骑兵根本就不够填牙缝的。

这时候如果白起发现被反包围了,派秦军主力出战,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了。赵括要的就是一次决战。这时候,秦赵两军的兵力,应该是赵军占优。秦王在没有获知白起围困赵军主力之前,也没有决心“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的援军增援白起。

赵括年轻气盛,历史上被包围四十六日,士气都在,还击杀了秦军三十万。那么这时候,应该会拼尽四十五万赵军,跟秦军决一死战。白起恐怕就没有这个决心了,当他发现秦军的部署没有成功之后,应该就知道了赵括的厉害,会主动撤军了。毕竟只要秦赵真正开战,并且赵国占了上风,那么齐、魏、楚、韩等国过也都会有所动作。秦国这时,如果不能快速取胜,那么秦国后方被打的可能就大大增加了。

本文标签 长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