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阎若璩生平简介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3:30:11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生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

简介

崇祯九年(1636年)十月十四日(11月11日)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学渊源,使阎若璩自幼就置身于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之中,受到家庭的文化熏陶。

顺治八年(1651年),15岁的阎若璩以商籍补山阳县学生员,此后更是钻研经史,深造自得。他立志博览群书,曾经集陶宏景、皇甫谧的名言“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题于柱上,以此来鞭策自己发奋学习。

康熙元年(1662年),阎若璩改归太原故籍。以后,他数次返籍乡试,但都名落孙山。值得庆幸的是他也并未虚行。康熙二年和十一年(1672年),他两次到太原松庄拜会了傅山,两人切磋学问,考辨金石遗文之学,情谊笃厚。康熙十一年,他第四次返归故里,恰逢顾炎武游太原,他们一道考晋祠古迹,辨晋水源流及太原之沿革、唐晋之分封。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征博学鸿儒科,阎若璩应荐赴试,落策后仍寓居京师,日以论学为事。

熙四十三年(1704年)正月赶赴京师,三月,被胤禛请至府邸,尊为上宾,六月八日(7月9日),阎若璩因医治无效卒于京师。胤禛遣官经纪其丧事,并亲撰挽诗及祭文,称他“读书等身,一字无假;积轴盈箱,日程月课;孔思周情,皆大言深”。

阎若璩平生治学强调读书,反对空谈,考证方法比较精密,是汉学发轫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所撰《尚书古文疏证》八卷确证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为伪,又撰《四书释地》,校正前人关于古地名附会的错误,其他撰著有《潜邱札记》等,均对后世学者有较大影响。

人物评价

阎若璩是我国清初一位著名朴学大师。他毕生研究经学、古地理学,治学严谨,善于思考。他常说:“读书不寻源头,虽得之殊可危。”

阎若璩一生勤奋治学、著书,除著有《尚书古文疏证》外,尚有《四书释地》、《潜邱札记》、《困学记闻注》、《孟子生逐年月考》、《眷西堂集》等。他治学严谨,“事必求其根柢,言必求其依据”,“无一字假”。这种学风,对乾嘉学派的形成影响很大。

黄宗羲:“一生疑团,见此尽破矣!”

爱新觉罗·胤禛:读书等身,一字无假,孔思周情,旨深言大。

纪昀对他在考据学上的贡献给予很高评价:“百年以来,自顾炎武以外,罕能与之抗衡者。”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评述说:“阎百诗的《尚书古文疏证》,不能不认为是近三年学术解放之第一功臣。”他在考证方面的成就,使他成为一代宗师。

后世纪念

阎若璩逝世后,淮安人对他十分崇敬与怀念,在新城文昌宫内为他建了“阎先生祠”,供人凭吊祭祀。到了清末 光绪初,段朝端、徐嘉等人因为“阎先生祠”地点过于偏僻,倡议改在城内奎文书院(遗址在今淮安市中学)并附祀已故淮安地方文人李铠、张弨、顾諟、杨开源、任瑗、吴玉搢。建成后,由路伾(峡)题额,名为“阎征君暨六先生祠”。

光绪22年(1896),山阳县知县卢维雍捐银七十两给阎征君祠,银存于典铺,每年以利息作祭祀费用。光绪27年(1901年),河下王全熙邀集一些文人,募集经费,在河下竹巷状元里阎若璩故里另建“阎征君祠”,事未办成即病逝。后来他的儿子王朝征继续操办,终于在光绪34年(1908)建成。

本文标签 清初三大家汪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