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清兵入塞的过程及结果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3:26:55

清兵入塞又称清(后金)南略,是后金和清皇太极政权在和明朝在辽西战场因无法攻克关宁锦防线而陷入僵持局面时期,绕道蒙古,从山海关西面的长城关隘进入大明北方开辟第二战场的数次攻击掠夺军事行动。因为有几次规模不大,所以究竟有几次这样的军事行动有四次、五次、六次等不同的说法。

从崇祯登基以来,十一年中,清兵已经四次入塞,三次直逼北京城下。

背景

“崇祯元年(1628)岁末,蒙古诸部落饥,告籴,不许。陕西饥民苦加三饷,流贼大起,分掠鄜州、延安。”以后的日子里面,从王家胤、刘六到张献忠、李自成,以及各处反叛的官员,一处处的战火陆续在各省燃起,明思宗很大的一部分精力都用来如何剿灭蜂拥而起的饥民了。

自“崇祯二年(1629)冬十月,清军入大安口。十一月朔,京师戒严”开始,清军逐渐南侵,步步蚕食,慢慢攫取着明朝北方的土地。

崇祯十五年十一月丁卯,援汴总兵官刘超据永城反。庚午,发帑振开封被难宗室兵民。壬申,大清兵分道入塞,京师戒严。

过程

第一次

1629年(崇祯二年)10月27日至次年5月1日,皇太极率领约十万八旗兵入侵喜峰口,进犯遵化、良乡、固安、香河、永平、顺义、迁安、滦州等地。被称为“己巳之变”。

第二次

1634年(崇祯七年)七月至闰八月,皇太极进犯宣府、大同的数个州县,在河南包围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曹文诏被调往大同抗金,以致被围民军趁机突围。

第三次

1635年(崇祯八年),多尔衮、萨哈璘、豪格率军进犯林丹汗的河套地区,在太原府所属的忻州、定襄、五台等州大肆劫掠。

第四次

1636年(崇祯九年)五月,皇太极第二次攻入长城,

突入长城独石口,七月,在延庆大败明军,八月,清军猛攻昌平,遍蹂京畿,历时四个多月,明称“丙子虏变”。

第五次

1638年(崇祯十一年),清军以多尔衮、岳托为主将,绕道蒙古,从密云东面的墙子岭、喜峰口东面的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沿着运河往南直到济南,俘获了人畜46万。明廷急调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入援。卢象升拼死奋战,弹尽粮绝,最后阵亡。史称“戊寅虏变”。

清军伤亡:攻墙子岭骑都尉感济泰、攻丰顺护军校扈护、巴雅拉,攻灵寿县闲散噶普硕,攻南皮县骑都尉阿延图,攻深州闲散巴林,攻望都县正黄旗佐领书宁阿、攻茌平县护军三晋、攻临清佐领花应春、攻馆陶佐领佟桂、攻济宁佐领祖大春、攻邹县佐领尚安福、攻滕县骑都尉傅察,都被杀。

清军回师至永平时,参领扈敏、佐领巴海、乌纳海被明军伏击杀死。

第六次

1642年(崇祯十五年)十月,清军取得松锦之战的胜利后以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从黄崖关出击,进入蓟州,总兵白广恩领兵拒敌,阵斩清军三等轻车都尉斋萨穆(从三品)、参领五达纳(正三品)、佐领绰克托、额贝、护军校浑达禅、骑都尉额尔济赫,广恩败走。

杀鲁王朱以派及乐陵、阳信、东原、安丘、滋阳诸郡王、官吏等数千人。攻克3府,(允州、顺德、河间),30州,36县,共66城,降3城。击败明军27处,所获黄金12250两,白银2251263两,俘获百姓360912名口,驼马骡牛驴羊共32100有奇。兵锋止步於南直隶海州一带。

但是同样清军伤亡也不小,攻定州护军图尔噶图、攻霸州护军多罗岱、攻河间护军萨尔纳和镶红旗佐领加巴图鲁尊号的索尔和诺、攻临清闲散瑚通格、攻泗水护军校务珠克图、攻新泰闲散特库殷、攻冠县闲散特穆慎,攻馆陶闲散东阿,攻滕县闲散赫图、富义,攻郯县闲散贵穆臣,攻费县闲散索罗岱,攻兖州佟噶尔及骁骑尉屯岱,皆被杀。

朝鲜史料《沈馆录》记载,此次入关满洲远没有《明史》里声称的那么风光。“大概今番之役不得其快,其所掠只有人口骡马而金帛所之数,则比之济南掳掠之时,大半不及云,而参以道路所见亦如是”。“(沈阳)城内外,哭声连屋,以此推之,则(满人)死亡甚多之说,似非虚语”。

评价

清兵入塞一直被视为明朝灭亡的主因,盖因在己巳之变前,清朝的叛乱范围一直控制在辽东地区,并没有越过长城。清朝入塞使明国伤筋动骨,对华北地区造成空前浩劫,烧杀劫掠死者无数,更令被重重围困的农民军乘机逃脱明军的清剿,例如清朝在1638年的入塞,便令被困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有喘息之机。

另一方面,清朝是在彻底击败漠南林丹汗,让漠南蒙古成为清朝附庯之后,才对华北地区进行大规模掳掠的。己巳之变时,清朝尚未彻底降伏蒙古,因此皇太极绕道蒙古人地盤进攻明国京畿地区,亦被视为军事冒险。因当时关宁军仍控制山海关及辽西地区,蒙古人地区相当於清朝的后路。

本文标签 清朝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