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关于颜真卿的简介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2:42:41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个人作品

颜真卿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行书有《争座位稿》,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其中《颜勤礼碑》比较端庄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乃晚年之代表作。

颜真卿著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后人辑其诗文为《颜鲁公文集》15卷。《全唐诗》、《全唐诗补编》 及《全唐文》亦收录有其作品。

人物评价

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最终以死明志。

李隆基: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旧唐书》引)

李萼:闻公义烈,首唱大顺,河朔诸郡恃公为长城。 (《旧唐书》引)

李亨:立德践行,当四科之首。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上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 (《授颜真卿太子少师敕》)

卢杞: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旧唐书》引)

令狐峘:奉大顺为元功,建大节为至忠,以安横流,以纽颓纲,秉是一心,祗事四朝。(《颜真卿墓志铭》)②自登朝及作藩牧,常以安君厚俗为务,奖善伐恶为志。言非至公,不发於口;事非直道,不几于心。植操则夷齐之高也,理戎则羊陆之仁也,当朝则汲黯之正也,莅下则廉范之通也。蕴是具美,行乎至俭,强暴莫敢冲,千飙不能动。大义久废,公起之;醇风久(阙),公还之。非贤人之业,何以臻此?然虚已下士,不以名位自高,苟有道者,蓬门鹑衣,必与抗礼……善与人交,执友之子,义均甥侄。介操所至,不迁其守。刚而中礼,介而容众,静而无闷,动而有光。便于已,希权幸不为也;君有命,蹈汤火不辞也。心在弭乱不在功,志图报国不图生,故其杀身成仁,视死如归,虽汉之龚胜、魏之王经,无以加焉。 (《颜真卿墓志铭》)

本文标签 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