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文人对元好问的人物评价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0:18:07

人物评价

元代文学家徐世隆说他:“作为诗文,皆有法度可观,文体粹然为之一变。大较遗山诗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文宗韩、欧,正大明达,而无奇纤晦涩之语;乐府则清新顿挫,闲宛浏亮,体制最备。又能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得前辈不传之妙,东坡、稼轩而下不论也。”

元代文学家李冶更誉其为“二李(李白、李邕)后身”。

元代政治家脱脱主修《金史》:“①为文有绳尺,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沈郁。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其长短句,揄扬新声,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②王庭筠、党怀英、元好问自足知名异代。”

清代张景星《阮诗别裁序》谓:“遗山未尝仕元,而巨手开先,冠绝于时,固不必言。”

清代顾嗣立《元诗选》:“先生天才清赡,邃婉高古,沈郁太和,力出意外。巧缛而不见斧凿,新丽而绝去浮靡。杂弄金碧,糅饰丹素,奇芬异彩,动荡心魄。以五言为雅正,而出奇于长句。杂言乐府不用古题,新意特出。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晚年尤以著作自娱。……自中原板荡,风雅道衰。汴京之亡,故老都尽。先生蔚为一代宗工,以文章独步者几三十年。由是学者知所指归,作为诗文,皆有法度。百年以还,名家辈出。别裁伪体,溯流穷源,论者以先生为标准,不亦宜乎!”

清代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遗山集》评:“好问才雄学赡,金元之际屹然为文章大宗,所撰《中州集》,意在以诗存史,去取尚不尽精。至所自作,则兴象深邃,风格遒上,无宋南渡宋江湖诸人之习,亦无江西派生拗粗犷之失,至古文,绳尺严密,众体悉备,而碑版志铭诸作尤为具有法度。”

近代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一时称者以其诗直配苏黄;而文则不使奇字,新之又新;不用晦事,深之又深;但见其巧,不见其拙;但见其易,不见其难。东坡之后,继以元子,可也。

然好问诗文,非东坡之流亚也;盖志不在东坡之快利,而出以重缓;又不为山谷之生拗,而力求弘润;沉着痛快,固不仅浩浩直达,如赵秉文、王若虚之为苏轼者也。文为韩愈之排(阙),而无其妥帖。诗得杜甫之沉郁,而逊其渊永。“

近现代缪钺《元遗山年谱汇纂》:“金自大定、明昌以还,文风蔚起,遂于末造笃生遗山,卓为一代宗匠。其诗嗣响子美,方轨放翁,古文浑雅,乐府疏快,国亡以文献自任。所著《壬辰杂编》虽失传,而元人纂修《金史》,多本其书,故独称雅正。诗文史学,萃于一身,非第元明之后无与颉颃,两汉以来,固不数数觏也。”

本文标签 元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