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遗骨究竟葬在何处
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1142年1月),三十九岁的抗金名将岳飞冤死在大理寺风波亭中。岳飞披坚执锐,将生死置之度外,为抗金大业屡建战功,最终却以“谋反”罪入狱被害,朝野爱国之士无不为此千古奇冤扼腕叹息。时至今日,杭州栖霞岭的岳飞墓前,观瞻者络绎不绝,人们怀着对岳飞的高风亮节、浩然正气的仰慕之情,凭吊这位曾以激烈壮举和悲惨遭遇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英雄。
但是,岳飞被害后遗骨究竟葬在何处,是否真的在栖霞岭,却一直未有定论。
据民间传说,岳飞被葬于杭州众安桥下十七号处。李汉魂《宋岳武穆公飞年谱•遗迹考》中记道:“今杭州市众安桥河下十七号忠显庙,其地南宋为北郭丛葬之所,传即岳王初瘗处。”他如清朝的胡兴仁、沈袓懋、杨昌浚等,都主此说^道光十三年(1833),杭州府司狱吴廷康正式确认此地为岳飞葬地,并筹集资金,营建岳飞墓、岳飞庙,刊印《岳忠武王初瘗志》,一时影响颇大。但是现代学者认为,南宋时的众安桥,位于钱塘门内,为南宋临安城中的商业繁华地段,桥南有“北瓦子”等娱乐场所,又是御街必经之地,岂能成为北郭丛葬之所?
据宋无名氐《朝野遗记》载,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负其尸出,逾城至九曲丛祠中,故至今九曲五显庙尚灵,顺葬之北山之漘”。《金佗祠事录》也说:“隗顺负尸潜瘗北山之漘J据说隗顺临死时将葬地告诉他的儿子,说:“异时朝廷求而不获,必悬官赏,汝告言曰,棺上一铅筒,有棘寺(大理寺)勒字,吾埋殡之符也。”
孝宗时追复岳飞官爵,官府即根据隗顺之子所言,找到了岳飞葬地。根据这一说法,九曲丛祠旁的北山之漘应是岳飞葬处。那九曲丛祠在哪里呢?《咸淳临安志》记载,南宋钱塘门以北,有九曲昭庆桥、九曲法济院、九曲宝严院,此地多湖河,故城垣曲折,九曲丛祠也因此得名,可见九曲丛祠在钱塘门外。所谓北山,即今之宝石山。
至于栖霞岭岳飞墓的真伪,目前仍有争议。宋孝宗时,为了平息人民对陷害岳飞的愤怒和抗议,诏复岳飞原官。又在岳飞旧宅(此时已改为太学)之左,立庙奉祀,号称“忠佑庙”。还悬赏购求尸骨,以少保之礼重新安葬。因此岳飞之子岳霖等人在淳熙六年(1179)所上的《赐谥谢表》中有“葬以孤仪,起枯骨于九泉之下”的话。而据《朝野遗记》所载,官府找到岳飞葬地时,发现“尸色如生,尚可更敛礼服”。如上述记载可信,那么岳飞遗骨是从初葬地起出后,再按少保的葬礼仪式改葬,则栖霞岭的岳飞墓,很有可能是其改葬之地。
岳飞简介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在宋、元、明三朝,备受尊崇。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
上一篇: 王安石为何贬低《春秋》
-
下一篇: 词人李清照改嫁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