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秦汉历史

扶余国的由来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2:36:29

扶余国,又作“夫余国”等,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扶余人政权,是朝鲜半岛北部与今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扶余人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长春市宽城区小城子村,一说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其国故城叫濊城,本属濊貊之地。

夫余统占其中的地盘,自称是“亡人”。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此外,沃沮、东濊都是扶余的兄弟民族。松嫩平原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东胡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这是扶余名称的另一解释。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东北南部的貊族开始大迁移。一部分北移与濊族接近。当时,东北共有四个古族系:东北南部为古商族(汉族)系;东北西部为东胡族系;东北东部为肃慎族系;东北中部为濊貊族系。“夫余”首次见于中国史籍记载是《史记·货殖列传》:“(燕)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山海经·海内西经》载:“貊国在汉水(今辽河)东北,地近燕,灭之”燕以其地置二龙湖古城。

燕秦汉魏都曾在辽水以东建立障塞,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构建的辽东郡军民镇戎体系。燕国障塞是燕国点线式长城体系的一个特点,比如辽西郡著名的赤峰市境内狗泽的狗泽都、辽宁省境内水泉的阳安都、大凌河的白庚都、酉城都;辽东郡著名的辽河的襄平、江海的上下障、吉林省境内辽河源头的四平二龙湖古城及吉林省境内鸭绿江中上游右岸的通化市、白山市,存有大量的长城遗迹。这些长城,还是以“点线式”障塞形制为主体,构成了历史上中原王朝统辖东方渔猎诸族藩属的大本营。

燕塞—襄平—侯城—二龙湖古城—真番障塞线考古调查新发现据史籍文献记载,战国燕是最早在东北地区拓疆治边、修筑长城、设置郡县的中原国家。《史记·朝鲜列传》亦记载:“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从中可知辽东郡治襄平城(今辽阳市区古城)是通向真番障塞和朝鲜障塞的两条交通主线的枢纽。

首次在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中游及支流富尔江、蝲蛄河、大罗圈沟河两岸崇山峻岭上和沟谷隘口间,新发现和新了战国秦汉时期180余处(段、道、墩、座)具有典型中原文化特征的“塞垣”“列燧”“列障”“列堡”“列隘”及“列城”遗址。使沈阳—抚顺—通化—集安—临江(含朝鲜慈城郡)—长白(含朝鲜惠山市)之间的障塞7 2连成完整的一线,此线已发现障塞设施总数超过300处(段、道、墩、座),长度达850公里,其主要形制为“点线式”障塞结构,仅“鸭绿江长城”中上游段形制为“线条式”长垣结构与“线段式”短垣结构。终点则是辽东郡真番障塞。

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长春地区从原来的单民族聚居区,发展为多民族的聚居地区。史籍《后汉书·东沃且传》、《三国志·沿传》都记载当时在长春一带濊族等多个民族活动的情况。

西汉初年,扶余人成为长春地区的主体居民。于公元3世纪建立了政权,史称扶余国。其前期和后期的王城就在今吉林市和长春市农安县一带。扶余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很发达,手工业也较发达。“其国殷富”,“方二千里,户八万”。东汉末年,扶余王城共有3万户,总人口约20万。

扶余国的都城是扶余王城,扶余族所建,吉林市地区最早出现的城市之一。扶余王城是木栅城。城市形状是圆形。扶余王城分前期和后期。前期王城在吉林市,后期王城在长春市农安县。西晋以后扶余国势衰落。公元285年西部鲜卑族入侵,扶余王自杀,扶余国第一次灭国。第二年晋武帝派兵帮助复国。公元346年扶余王城由喜都迁到农安。

470年南部高句丽族入侵,破城54座,村落1400个。493年,北部勿吉族(满族先民一支)入侵,扶余王逃到高句丽,其国灭亡。扶余建国600多年。农安一带为高句丽所占领,又统治了200多年。到了唐朝时期,为防唐朝征讨,高句丽沿辽河南起营口,北至农安修筑了一道长长的土垒,史称千里长城。

北魏至唐初,东北东南部为高句丽疆域,原来的扶余故都为高句丽的扶余府。668年,唐破高句丽,这时属唐的河北道。由渤海都督府管辖。713年,肃慎族的后裔粟末靺鞨在其首领大祚荣的率领下,建立了渤海国,并设5京15府62州,在原扶余都城所在地设立扶余府(一度又称为书山府、隆州府),定为国都,其下辖有扶州、仙州。后迁都“敖东城”,但扶余府仍为渤海国文化经济中心和第一大城市,经济文化发达人口稠密,总人口已近50多万。

本文标签 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