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秦汉历史

史学家司马迁的籍贯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3 23:41:50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之前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文学著作,在我国史学史、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作者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人所关注。

然而,当说到这位西汉时期伟大史学家的出生地时,很多人却皱起了眉。因为,对于司马迁的出生地在哪里,历来就有两种说法,一是陕西韩城说,一是山西河津说。而这两种说法争论的焦点和依据都是司马迁自己写的《太史公自序》中的一句“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由于古时地理范围的划分、位置的表述都与现在不同,而“龙门”是黄河上的峡口,为其东西两边的韩城和河津两县所共有,所以便有了这两种不同的观点。

持陕西韩城说的人提出了以下几种理由:一是唐代张守杰在其所著的《史记正义》中曾指出,龙门山在夏阳县,因此司马迁是汉代夏阳县人,而夏阳县在唐朝时改为韩城县。另外,《汉书•地理志》也指出龙门山在夏阳。而对于司马迁是夏阳人这一点,可以从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中推断出来。在文中,司马迁对自己列祖列宗的分散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即司马氏世代执掌周史。在周惠王、周襄王时,司马氏离开周朝到了晋国。此后,司马氏分散在卫国、赵国和秦国少梁。在少梁的司马氏是司马错,他的孙子司马勒曾跟随秦将白起出生入死,征战沙场。这时,少梁已改名为夏阳。司马勒的孙子名昌,司马昌生无泽,无泽生喜,喜生谈,谈生迁。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司马迁的籍贯为夏阳。

除此之外,现居住于韩城鬼东乡徐村的冯、同二姓,都自称是司马迁的后裔,可是,为什么司马氏的后裔会是其他姓氐呢?据冯、同二姓人介绍,他们的祖辈原来也姓司马,因为司马迁遭受了宫刑,后人感到不光彩,也为了避祸,便改了姓氏。有些人在“司”字左边加上一竖,改为“同”姓;另外一些人在“马”字左边加了两点,改为“冯”姓。另外,他们还举出了两个佐证,一是清代嘉庆二十二年(1817)立的一块石碑,碑上刻有:“世传司马……改姓同、冯二氏……”另外,在陕西韩城芝川镇还有一座司马迁庙。

然而,陕西韩城说却遭到了持山西河津说的人们的质疑,他们认为,唐代张守杰的“龙门山在夏阳”的说法是不全面的,因为龙门山包括的范围很大,虽然说夏阳县也有一部分的龙门山,但是山的一大部分都是在今山西河津县境内。所以以此为证也是很牵强的。

持山西河津说的人还认为冯、同二姓人的说法,十分牵强,不能作为依据。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改姓”之事看得非常重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改姓的。假如真如冯、同二姓人说的那样,因为司马迁受宫刑,后人为了避祸改了姓。那么,为什么在后人为司马迁抱不平,并赞誉他忍辱负重、顽强不屈的精神时,这些改了姓氏的司马迁后裔不以司马迁为荣,赶紧将姓氏改过来呢?要知道,在古代的中国,改姓可是对祖先的大不敬。

而对于芝川镇的司马迁庙,持山西河津说的人也给出了自己的说辞。他们认为将为某人建庙的地方作为某人的出生地是过于牵强的想法,为了表达对名人的景仰而为他建庙,这是非常正常的事,如果在全国各地建有一个人的多处庙宇,难道我们就能说这么多地方都是这位名人的出生地吗?更何况芝川镇的司马迁庙建造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比司马迁生活的年代晚了约1000年,若是以此为依据,岂不是很难令人信服?

之后,持山西河津说的人也提出了自己的依据。第一,龙门自古以来就记载在山西河津县,这可以从孔安国的《尚书传》中得知,文中称:“龙门山在河东之西界。”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河津就在河东。第二,自大禹凿龙门以来,河津就叫作龙门了,证据是,从北魏到北宋近700年,河津都有建“龙门县”的历史,并曾在这里设立过“龙门郡”。第三,据说,当地的“明朝嘉庆版龙门志”和“清光绪版河津志”的地图中都标注着“司马迁故里”。第四,司马迁死后葬在河津,而在《太史公自序》中有这么一句话:“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也。”这说明,司马迁的出生地就是他的葬身之地,也就是河津县。第五,在山西河津县有个辛封村,全村共有1500多人,而司马姓氏的家族有20余户,100多人,他们都自称是司马迁的后裔。

这两种说法看起来都有理有据,正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看来,这个悬而未决的考古悬案还需要考古界和史学界的进一步发现和探讨,但愿真相会早日公之于众。

本文标签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