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最新文章
-
清朝与日本的外交关系
清朝统一台湾后,康熙帝由郑氏那里了解到对日贸易的好处,于是于1685年颁布了《展海令》允许人民出海经商。这一政策致使去长崎的唐船骤增三、四倍以上。同年,日本政府则颁布《贞享令》,规定每年去长崎贸易的总额:中国船贸易额不得超过白银六千贯,荷兰...
-
清朝与西藏的民族关系
青藏地区的和硕特汗国协助黄教达赖五世击败红教统一全藏,之后分裂成青海与西藏和硕特。达赖六世时,藏区政事交由第巴(理事大臣)桑结嘉错管理,他联合准噶尔对抗西藏和硕特的拉藏汗,拉藏汗先下手杀桑结嘉错并废除达赖六世。1717年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
-
清朝与喀尔喀蒙古的民族关系
中国清代漠北蒙古族诸部的名称。初见于明代,以分布于喀尔喀河(哈拉哈河)得名。其前身是札剌亦儿部(较早西迁的一支室韦——鞑靼部落)。15世纪末叶,元太祖15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东部蒙古后,将漠南、漠北原来各不相属的大小领地合并为6个万户...
-
清朝人口数量增长的原因
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现在人口的增长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一亿五千万,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清朝的人口数量从顺治年间的约七千万爆炸式的在一道光年间增长到了四个亿,仅仅只用了一...
-
康乾时期的手工业经济
清朝的手工业在康熙中期以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乾隆年间,江宁、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江南的棉织业、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了历史高峰。手工业分成官营与民营,由于工匠实行以银代役,所以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废除工匠制度,官营缺乏...
-
清朝火器营的历史沿革
火器营是清代专门操演火器的军队。操演的火器,有鸟枪有子母炮。火器营旧址位于海淀区蓝靛厂正北。火器营是清乾隆年火器营八旗官兵合操、演武之地。火器营专职制造炮弹、枪药和各种战斗所需的火器,平时也演习弓箭、枪炮技术,担负京师的警戒任务。历史沿革火...
-
清朝南书房的设置背景和历史沿革
南书房,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之所。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南书房位于北京故宫乾清宫西南(南书房在乾清门西侧,北向;上书房在乾清门东侧,北向),本是康熙帝读书处,俗称南斋,命侍讲学士张英﹑内阁学士衔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