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诛杀建文旧臣的瓜蔓抄
诛九族来自于秦商鞅变法之后的“夷三族”。“九族”的包括内容有不同的内容,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虽然说法不同,但都是历史上公认的最为残酷的刑罚。
明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灭建文政权,自立为帝,但读书人方孝孺拒不合作,发生了极为惨烈的诛十族,即在九族之外,还把他的门生都杀掉。这次共杀掉873人,其他外亲之发配充军者则多达千余人。其残酷更甚于诛九族。
不过,这还不是最为残酷的。最残酷的刑罚,当属“瓜蔓抄”。
所谓“瓜蔓抄”,据《杂歌谣辞·黄台瓜辞》可知:“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顺藤摸瓜,一网打尽,斩尽杀绝,正是瓜蔓抄的原意。
据《明史·景清传》称:“藉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清人梁章钜在《称谓录》第八卷则记载:“永乐族景清,转相支连九族之姻亲,门生之门生,名瓜蔓抄。”也就是说,杀的不光是九族,还有附带之姻亲,不光杀门生,还杀门生的门生,凡有能牵扯到一点关系的,全部杀光。
御史大夫景清,出生年月不详,死于1402年,明陕西真宁(今甘肃正宁)人。据《明史》记载,景清本耿姓,讹改姓景,自幼父母双亡,寄养在外祖母家中。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榜眼,授编修,改御史。
三十年春,署左佥都御史。建文初,为北平参议。燕王与语,言论明晰,大称赏。再迁御史大夫。燕师入,诸臣死者甚众。清素预密谋,且约孝孺等同殉国,至是独诣阙自归,成祖命仍其官,委蛇班行者久之。
一日早朝,清衣绯怀刃入。先是,日者奏异星赤色犯帝座,甚急。成祖故疑清。及朝,清独著绯。命搜之,得所藏刃。诘责,清奋起曰:"欲为故主报仇耳!"成祖怒,磔死,族之。
如果稍加翻译,其中的主线是说,建文初年,景清出任北平参议,和当时驻北平的燕王朱棣侃侃而谈,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不久回京师南京,升为御史大夫。
朱棣称帝后,建文旧臣大多死掉。景清曾与方孝孺约定共赴国难,决不向燕王称臣。方孝孺被诛十族。而景清因与朱棣有旧交情,仍为御史大夫。
一日早朝,景清身藏小刀,穿着绯色衣服上殿,准备自己动手刺杀朱棣。此前曾有人借异星赤色犯帝座为名,要朱棣提高警惕。朱棣本来就对景清不放心,此次见景清衣着怪诞,神情有异,遂命侍从搜身。
朱棣责问他为何不能真心投靠,景清:“欲为故主报仇耳!”朱棣大怒,处以磔刑,也就是千刀万剐。并不解气的朱棣还对景清的家族采取了瓜蔓抄。
不管是诛九族还是诛十族,都有严格的界限。但瓜蔓抄则可以任意发挥,景清死后,其街坊邻居都受到广泛的株连,只要与景清有过交往的,都有可能被株连。
据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记载,青州教谕刘固因母老乞归,景清给刘固写信,希望他能回京任职。由于这种引荐,刘固受到株连。
刘固和和儿子刘超、弟弟刘国、母亲袁氏同日受刑。因为刘超臂力过人,临刑时挣断了捆绳,并随即夺过刽子手的刑刀,连杀场上十余人,也被磔刑处死。
监察御史高翔也被族没。朱棣命人挖其祖坟,挫骨扬灰,亲党全数戍边。其祖上墓地旧址被称为“漏泽园”,高翔被籍没的田产都特意征收重税,目的是让承种的人把不满全部转移到高翔身上,“令世世骂翔也”。
由于瓜蔓抄杀戮太广,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因而颇受后人谴责。有人批评说:“当日文皇之暴,甚于赢秦,奸党之诛,烈于东汉。“乾隆皇帝在北京见到永乐初年铸造的觉生寺大钟时,曾写诗道:
瓜蔓连抄何惨毒,龙江左右京观封。谨严难逃南史笔,忏悔讵赖佛氏钟。
欲藉撞样散愤气,安知天道怜孤忠。榆木川边想遗恨,应氏徒添公案重。
乾隆帝认为朱棣铸永乐大钟,是对滥杀的一种忏悔。不过,是否如此,只有朱棣本人最清楚。
-
上一篇: 朱棣怎么打败耿炳文
-
下一篇: 朱棣把长颈鹿当麒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