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近代史

民国也有儿童节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1:28:09

六一儿童节,当孩子们玩着IPAD,吃着进口零食,手捧昂贵礼物也不一定收获满意和快乐时,很多老南京人却对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度过的儿童节念念不忘。他们心中留存着对于儿童节的“独家记忆”:是小人书,是马头牌冰棒,是《红孩子》,也是玄武湖翠洲上飘荡过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

1933年3月30日的《中央日报》上,刊登过一则题为《各校积极筹办儿童节纪念会》的新闻:“南京市私立各学校,现以四月四日儿童节瞬将届临,特于日前由各校各推代表一人,组织儿童节筹备委员会负责准备进行。”

我们现在都知道国际儿童节的日期是6月1日,这个节日定于1949年11月,是为悼念在二战中被法西斯杀害的儿童,那么民国时期的四四儿童节又是怎么来的呢?

“4月4日的儿童节可推溯至1925年8月,来自世界54个不同国家的代表聚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儿童幸福国际大会’,并通过《日内瓦保障儿童宣言》,建议为保护培养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呼吁世界各国设立‘儿童节’。”

随后,每个国家依照风俗习惯确定了不同的日子,美国的儿童节是5月1日,英国是7月14日,瑞典比较有意思,儿童节有两天,8月7日是男童日,12月13日是女童日。

1931年,国民政府把4月4日定为中国的儿童节,“因为这时正是春暖花开、朝气蓬勃的春天,寓意非常适合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1949年12月23日作出决定,规定6月1日为新中国的儿童节,自此,4月4日儿童节就成为了历史。

上世纪50年代初,共青团南京市委在风景秀丽的玄武湖翠洲成立了市少年之家,少年之家有科学、艺术等各类小组,还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很多孩子在老师的培养下,成为了艺术骨干。

“那时候每到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少年之家由孩子们组织的各种演出队就会为同龄人表演各种丰富多彩的节目。爱好文艺的孩子们就利用儿童节放假休息的时间,来到少年之家,学习歌曲舞蹈,非常快乐。”

50年代的儿童乐园和现在相比显得十分简易,只有秋千、滑梯以及跷跷板等最基本的游乐项目,“但当年我们很享受这方小天地。儿童节的时候,学校基本都会放假,我们就到这里来划船、开篝火晚会、玩丢手帕的游戏,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当时玄武湖的门票是4分钱,划船是2分钱。”

民国时期南京最大的儿童游乐场是“鼓楼公园儿童娱乐园”。据了解,这个儿童乐园1935年8月动工建设,不久便完工。

1937年南京沦陷后,遭到日军严重破坏,很快就消失殆尽。“有趣的是,这个游乐场还不允许成人进入,只接待小孩子,完全是孩子们的王国。”

各家电影院到了儿童节都会推出儿童电影专场。那时的南京还有一家专门的儿童电影院——新光儿童影剧院,放的几乎都是儿童电影。《鸡毛信》、《红孩子》、《闪闪的红星》都是大家百看不厌的经典电影。四五分钱一张的电影票就是过儿童节最好的礼物。

除了电影院,路边的小人书摊也是那时的孩子们六一节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花个一两分就可以看上一天的小人书,平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到了六一儿童节,学校放假,父母不管,我们就可以尽情享受小人书、连环画带来的乐趣。

玩乐都有了,吃喝又是怎样的?

“我们当时的‘吃’是十分简单的,大人吃什么,小孩子就吃什么,顶多隔三岔五地补充个鸡蛋。至于零食,更是少之又少,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炒花生米、瓜子、炒米和爆米花等。”

而“炒白果”也是当年老南京最感兴趣的零食之一,“炒蚕豆、炒豌豆,炒熟白果翻跟斗”,说的就是当年炒白果的童趣故事。

当年闻名遐迩的“马头牌”冰棒也是十分奢侈的“六一节礼物”,“我们小时候夏天街头巷尾有凉茶摊,一分钱就能喝个够。只有过六一儿童节,家长才舍得给小孩花上四分钱买一根赤豆冰棒或奶油冰棒。那种惬意的感觉,我到现在都记得。”

本文标签 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