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唐朝
全部 中国 世界 人物 事件 文化 成语 专题 古诗文 书籍

最新文章

  • 宰相的职责和地位
    宰相的职责和地位

    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丞相就是宰相。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

    中央官制 唐朝 2022-02-04
  • 司空是什么官职
    司空是什么官职

    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沿置。是周代掌管当时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工部的手工业制造官员。汉朝本无此官,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但职...

    唐朝 中央官制 2022-02-04
  • 司徒是什么官职
    司徒是什么官职

    司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官职名,由《周礼》地方官司徒演变而来。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安梓宫。少昊氏以鸟名官,而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夏司徒。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汉初不置。哀帝元寿二年...

    唐朝 中央官制 2022-02-04
  • 太尉是什么意思
    太尉是什么意思

    太尉,官名,由战国时秦国的国尉演变而来。秦统一以后改称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为三公之一。西汉初沿袭秦制,有事则置,无事则省,其地位犹如皇帝左右的最高参谋长,汉武帝时改大司马大将军。东汉复置,魏晋以后渐渐变成虚衔或加官,明清废。太尉在宋...

    唐朝 中央官制 2022-02-04
  • 太保是什么意思
    太保是什么意思

    太保是古代的官职,古代三公之一,位次太傅。亦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西周始置。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成王到成周开始亲理政务,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

    唐朝 中央官制 2022-02-04
  • 太傅是什么职位
    太傅是什么职位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

    唐朝 中央官制 2022-02-04
  •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唐朝沿用隋朝官职制订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

    唐朝 三省六部制 2022-02-04
  • 太师是什么职位
    太师是什么职位

    太师,官名,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或“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周时为“三公”;汉哀、平间,尊为“上公”地位更在“三公”上,其后魏、晋、江左均随称“上公”;后魏...

    唐朝 中央官制 2022-02-04
  • 大中之治的内容
    大中之治的内容

    大中之治(大中暂治),是指唐朝的唐宣宗李忱(第十八代皇帝)在位时期的治世。唐宣宗即帝位后,致力于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对内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外戚。在位期间,唐宣宗勤俭治国,体恤百姓...

    李忱 唐朝 2022-02-04
  • 会昌中兴是谁发起的
    会昌中兴是谁发起的

    会昌中兴,是唐武宗在位期间的治世。唐武宗(公元814年7月1日―公元846年4月22日),本名李瀍,后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唐文宗弟。封颍王,累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公元840年正月,文宗病重,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立李瀍为皇...

    唐朝 2022-02-04
  • 牛李党争的经过
    牛李党争的经过

    唐宪宗晚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李两党相继涉政,史称“牛李党争”。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的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从唐...

    唐朝 2022-02-04
  • 元和中兴说的是谁
    元和中兴说的是谁

    元和中兴是指唐朝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视为中兴之局。由于唐宪宗在位是用元和,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因而得名。安史之乱平定后,中央权力日益衰落,形成藩镇与中央抗衡的局面,一些强大的藩镇拥有重兵,自任将吏,不纳贡赋。...

    唐朝 20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