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灯会是什么意思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6:59:36

灯会,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春节前后至元宵节时,由官方举办的大型的灯饰展览活动,并常常附带有一些民俗活动,极具传统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民间有观赏花灯的习俗。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南京城内就举办过元宵灯会,是文字上中国最早记载的灯会。

最早记载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迎来的就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伊始,国都南京城内就举办过元宵灯会,是中国最早记载的灯会。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张灯结彩的景况,开始从深宫禁苑、宗教场所走向民间大众,“灯火满市井”的场景颇为壮观。对此,梁简文帝萧纲、陈后主等都曾用生动的诗歌,描绘了南朝利用灯彩来增添节日气氛的社会风尚。

活动

观灯

有认为元宵节的灯市,也是起源于春天祭祀。灯最早是火把,原始人举着火把上山、到河边祭祀神灵。人们通过摆灯、挂灯来与神灵沟通。从祭祀逐渐转变为赏玩,得益于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对众多宗教来说,“灯”不仅代表了光明,同时也象征了“法”的存在。到了宋代,城市繁荣,观灯逐渐脱离宗教,成为一件娱乐活动。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逐鼠

逐鼠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发展特色

声光电

新中国成立后,彩灯艺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彩灯艺术更是花样翻新,奇招频出,传统的制灯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将电子、建筑、机械、遥控、声学、光导纤维等新技术、新工艺用于彩灯的设计制作,把形、色、光、声、动相结合,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相统一,灯会这门古老的艺术更加绚丽多彩。

3D梦幻

“2016中国大同古都灯会”作为大同“冬季行动”的一次文化创意活动,以独特魅力吸引着来自京、津、冀、蒙、陕等多地游客,将古城与彩灯融为一体,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节日气氛。

灯会以“来大同过大年·观灯会好梦圆”为主题,在大同古城墙上设置了百余组大型传统花灯、现代声光电彩灯,还引入了3D梦幻灯光秀,在大同古城墙南、东、北三面城墙,5000余米的彩灯长河,将大同古城映照得格外壮美。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