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勤礼碑》的风格特点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撰文并书写的神道碑,为颜真卿晚年楷书的代表作。此碑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在陕西西安出土,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颜勤礼碑》四面刻字,现存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38字,碑侧有5行,每行37字,碑文追述颜氏祖辈功德,叙述后世子孙在唐王朝的业绩。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结体端庄大方,宽绰舒展,拙中见巧;气息浑厚雄强,生机郁勃,代表盛唐审美风尚。
创作背景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年)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古人所谓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即墓碑。
艺术鉴赏
点画
在《颜勤礼碑》中,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强调,提按的笔法较之前人上升到主导地位。端部及转折处的用笔变化更加丰富,藏锋、驻笔在楷书中获得了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保留了初唐诸家楷书中的使转笔法,从而使《颜勤礼碑》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丰富多变的笔法将粗与细、方与圆、高与低、曲与直、欹与正、快与慢等诸种矛盾巧妙地统一在一个笔画之中,使每一个点画都透露出朝气蓬勃的生命气息。《颜勤礼碑》方圆兼施、以圆为主的运笔方法和笔画形态,集中表现了一种含蓄之美,最符合中国传统的“含而不露”的审美理想,也是颜体楷书美学价值之所在。
结体
从宏观层面上看,《颜勤礼碑》结体总的特征是“外紧内松”。中宫开阔、四面收束的结体方法从体势上形成一种强大的内聚力,使得整体显得博大但不散乱。这也可以看作是高度统一、强大的盛唐气息的一种艺术缩影。结体,从本质上说,就是笔画间的组合关系。从微观层面上看,《颜勤礼碑》的结体严格遵循平衡对称、主次相宜、变化统一和对比照应的法则。这种法则通过笔画间的组合关系高度地统一在一字之中,使每一个字都构成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运动感的小宇宙。
《颜勤礼碑》外紧内松的结体方法展示出一种葱笼茂密、浩然大气的审美效果和高山大川、黄河瀑布般的雄伟壮阔气势,给人一种伟岸的大丈夫气慨,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容量,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审美联想的天地。
章法
《颜勤礼碑》的章法表现出字距行距较小、字行密结、竖有行、横有列的严正有秩的特征。这种章法布局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颜体楷书葱笼茂密、大气磅礴的艺术特色,它和外紧内松的结体方法达到了完美的协调统一。
《颜勤礼碑》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博大”二字加以概括,这也是颜体楷书的优势所在。因此颜体楷书字写得越大,就越能发挥出这一博大、雄浑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