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浮屠经》的由来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2:56:24

公元前2年,有大月氏国王的使者伊存,口述《浮屠经》。据史料记载,《浮屠经》为最早传中国的佛教经典,经文中记载了释迦牟尼具有许多特殊的体态特征。

简介

据史料记载,最早传入中国的这部佛经名叫《浮屠经》。"浮屠",是梵文Buddha的音译,后世也译作"佛陀",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佛"。所以,所谓《浮屠经》,实际就是《佛经》。这部经主要讲述释迦牟尼的故事,包括释迦牟尼是哪儿的人,父亲叫什么名字,母亲叫什么名字。经中叙述释迦牟尼的母亲因梦见白象而怀孕。说释迦牟尼是从他母亲的右肋出生的,一生下来就能走路,向四方各走了七步等等。这些故事在后来传入的佛传故事中非常普遍。

内容

《浮屠经》:还介绍了释迦牟尼具有许多特殊的体态特征,比如头发像青丝,乳有青毛,指爪如花赤铜,头上有髻等等。这些体态特征在后来传入的佛典中被归结为三十二相(32种比较显著的特点)和八十种好(80种不太显著的特点),是佛的标志。此外经中还讲了一些佛教的基本教理。

鱼豢的《魏略·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但对传进的具体时间,说法很多,学术界一般认为,汉哀帝元寿无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当为佛教传入汉地之始。

人物简介

景卢,西汉时期人。

鱼豢的《魏略·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但对传进的具体时间,说法很多,学术界一般认为,汉哀帝元寿无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当为佛教传入汉地之始。

大月氏,是公元前2世纪中亚地区的游牧部族。大月氏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居住在中国西北部,后迁徙到中亚地区。

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古籍中,或译作禺知、禺氏、牛氏等,后来也有译作月支的。

《康熙字典》等中,"月氏"的条目均注为yuèzhī,或在"月"下注音"鱼厥切"。公元前5~前2世纪初,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张掖至敦煌一带,势力强大,为匈奴劲敌。约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使张骞至其国,以后往来渐密。国内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胖顿、都密五部歙侯。公元前177年前不久,月氏击破敦煌附近另一个小游牧部落乌孙,杀其王难兜靡,夺其地,难兜靡子猎骄靡初生,其部落逃到匈奴。公元前177~前176年间,匈奴冒顿单于遣右贤王大败月氏。公元前174年,匈奴老上单于立,不久又大败月氏,杀其王,以其头为饮器。至公元前139~前129年间,乌孙王猎骄靡长大,为其父报仇,遂率部众西击大月氏,夺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再次被迫南迁,过大宛,定居于阿姆河北岸。公元前1世纪初叶,大月氏又征服阿姆河以南的大夏。至公元初,五部歙侯中贵霜独大,建立贵霜帝国。大月氏人的两次迁徙对中亚地区的历史影响至巨。它造成大夏的灭亡,促使塞种入侵印度北部,并引起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从而开辟丝绸之路。

本文标签 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