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唱腔后期是怎么发展的
黄梅戏的第一个发展高潮随着1966年的到来而成为过去,但“定腔”的功绩并未被其抹杀,反而在1976年之后被发扬光大,1976年黄梅戏马上就因拥有一批成熟优秀的演员而能“梅开二度”。如安徽艺术学院在1975年所招收的三十九名学生中日后便有五位被冠以“五朵金花”之名而开创了黄梅戏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并享誉海内外,被外国友人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定腔”后的黄梅戏拥有了平稳发展的自身条件,也随着大众媒体的传播而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有了更广的发展空间,亦有了面对更大受众的挑战,显示出新特色。但在黄梅戏逐步丰富的过程中,少有为黄梅戏唱腔进行流派划分的艺术家和学者。柯万英将黄梅戏流派分为正统派、传统派和港台派——这完全是按照地域划分,丝毫没有考虑到不同行当和不同唱腔的差异。
现今还没有一种成熟的体系从黄梅戏唱腔上为其划分流派,也没有黄梅戏艺术家称自己自成一家。在严凤英和王少昉交相辉映的时代,有人称其分别为“严派”、“王派”,也成为黄梅戏旦角和生角的两派,但行当内部都只此一脉。如以王少昉为先的“王派”,公认的后继者是潘启才和黄新德,此外便少有上榜之人,行当内只有一派还叫派吗?这个流派也只是按照行当为标准而成的流派。总体上来说,黄梅戏演唱有风格上的差异,而无类似京剧那样严格的流派之分。
风格的差异具有形成流派的趋势,多位黄梅戏艺术家在不断摸索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如马兰唱腔的大气,主要以情见长,吴亚玲唱腔细腻甜美,韩再芬老师唱腔婉约圆润,吴琼唱腔高亢激昂等等,这些艺术家的特点必定为后来者所研究、效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梅戏“五朵金花”一时叫响全国,她们都是来自于安徽省戏校的同学,五个女孩分别是马兰、吴琼、吴亚玲、杨俊和袁玫。虽然都是同学关系,其实她们年龄还是稍有不同,其中马兰、吴琼和吴亚玲都是出生于1962年,杨俊稍小一岁,袁玫最小出生于1964年。
年名噪一时的“五朵金花”并没有合作多长时间,很快她们就各自开始自己的人生和职业道路,几十年过去了,应该说五朵金花每一位都走出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虽然道路不同但过程同样精彩。
黄梅戏本是在安徽安庆市周边发展起来的地方小戏,其唱腔、伴奏、行当都经过百年时间的发展演化。其中唱腔开始并无确定程式,演唱时因人而异,人人不同,这阻碍了黄梅戏的发展壮大;经历建国之后的“戏改”之后,在一大批演员与戏曲工作者的努力下,黄梅戏形成了定式。唱腔定式是黄梅戏从地方小戏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重要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