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心学思想的特征
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以一种本心的主观视角洞察世事人情,书中尽显一种将本心与道理合二为一,臻于至善的淡然境界。
“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心学思想也开启了人本主义、思想解放的浪潮,对后世影响深远。
《传习录》一书成书于明朝,以语录和论学书信的形式记录,其中涵括了王阳明众多的哲学思想,其中对当世和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其对“心即理也”“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一系列心学思想的哲学问题的阐述。
心学思想的创新性
首先,从创造性的角度来看,王阳明率先提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考模式,打开了当时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认识的新视角。其中,“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而“知行合一”是“致良知”的逻辑展开,两者都包含了“良知为知,致良知为行”的含义,都强调将所知的付诸实践的观点。
过去的思想主流趋势是朱熹等提倡的“格物致知”“格物穷理”,注重对于书本知识、先贤语录的不断研习,借古人之言来进一步阐发古人之言,在思维框架上不可避免显得有些闭塞和保守,进而在面对具体社会问题时,就会显得动力不足、识别度乏力,难以从根本上提供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与理智探讨。
而当时所谓的娴雅君子之道,很多只是流于形式的堆缀辞藻,附和重叠。人们长期在自己划定的圈子内进行“格物”的探索和研究,本质上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式的机械性理论重复,这些人更加看重的是物质层面的提升,也试图将理论物质化成一种具体客观的东西。对于事物的实际意义,则流于表面,無心探索。
因此,王阳明的思辨毋庸置疑是划时代的创举,他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摆脱了物权主义流派长期的束缚,在“具象至上”的时代推崇从心而论,他渴望一种源于真实、回归真实的求是态度,渴望在人生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中求得一种内在的平衡。
这种平衡不同于以往经学家口中的“致物之深邃处则理显,穷事之际隅时则道明”,区别于以形而上为逻辑基础的伦理基底。避免那些超越意识层面、流于物质层面的理论。从人的角度、意识产生的维度去审视每一个问题。
王阳明提出的启发于本心,有别于按照自我意识的主观臆断来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他在继承朱子的主流思想基础上加入了自我思维的过程,即用自我的理论与客观实践来检验该理论的真实性,而非一味跟风盲从,揭开了客体中心论隐晦的缺陷,并富有建设性地引入了以主体为中心的实践与认识统一的重要论断。
这与当今马克思主义等提出的实事求是的基本原理相契合。
心学思想的深邃性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深邃性体现在其思想最为本质的论述结构,就是对于自我意义与价值的深入认识和思考,进而对于人这个终极命题的思辨和领悟。
大多数学术论断都是基于“以人为本”的根本出发点表明立场、阐述观点。以一种概述性的经验型行为表达自我对于人生的注解。这些思想都是希望能在极大程度上突破前人的思维束缚,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开拓人质思维的无限可能。
王阳明对于人心的洞察和问辩让中国人信奉数千年的道统论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出现了严重的理论危机,让每一个人既有种惶恐不安,又有种惊喜和确幸。
人们都渴望能真正地认识自我,进而拥有更加充实饱满的精神境界。因为清醒的自我认识是一个人生而为人的基本权利,是实现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一个空洞无物的道理难以满足人对于自我与世界发生可塑性联系的欲望。
王阳明给予世人的那种创造性贡献,不在于给世人提供那种即视感很强的理论性成果,那虽然是一种精神创举,归根到底只是又给人戴上了一层精神枷锁,用一种隐晦的方式来束缚人的自由灵魂,教导你要归顺、信服,这才是生而能为人的基本义务。
而王阳明则是从根本上荡平了这种精神折磨,他给予世人的是一种真正的精神自由,即使他仍然从属于儒家思想,但是摒弃了朱子学派对经学的过度阐释,从人的角度进行心灵层面的封闭性探讨,那种与人的本质脱节太久的思潮久而久之必然会成为一种束缚,终将阻碍自由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来讲,王阳明成就的是一种思维自由发展的社会。
心学思想的突破性
最终,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有一种回归本心的复古趋势,这种思潮在明末清初以及近现代思想史上是极为常见的,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对于经典的致敬与坚守。既然成为经典,那必然说明经典有值得后人去思考、追寻、效仿的价值与意义。
王阳明想要效仿的是先秦时期最原始的儒家思想,那个以仁礼为道德的准则、思想自由的原始流派。
在道学家几百年的理论发展过程中,他们早已把最初那种自由的仁德礼义刻画成了一种以为抽象的存在,不可触犯和违背,这在本质上就与人类社会严重背道而驰了,早以不再属于人学的范畴,而是走向了神学化倾向。
这不是儒学最初的意义,也不符合一种学术和思想流派的理性演变逻辑。王阳明则显得格局更大,没有沉溺于固有的模式中,仍然要去追寻那种先秦时期的自由与人性的解放。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以“良知”为基础,强调修养道德,通过其创新性、深邃性、突破性发展了儒家的传统思想文化,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当时社会的进步。而心学思想延续至今,仍然具有极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曾高度评价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学习和领悟其心学思想精髓,有助于当代人们的道德建立、品行塑造。
对内心深处的认识越深遂,对客观物质的理解才能更具体,才能真正做到“致良知”与“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