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电影的发展历程
国内民众对武侠文化也有着深厚的民族情节,武侠文化中所宣导的侠义道德深得民众之心。
所以谈论当前的影视与游戏等文化作品,不得不谈到这些作品中的武侠文化情结的影响。
在电影传入中国后,功夫片成为中国电影的一大特色,是对世界电影的一大贡献,也使武术迈向了新的领域。功夫片,又称武术片、武侠片、武打片等,是以夸张的功夫格斗为特点的影片。至今中国已有多少部功夫片,已难以记数。而古装武侠电视剧,也在中文电视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开始拍摄的《火烧红莲寺》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片,也是中国第一个系列电影,前后共拍了18部。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巨大好评,随后就有不少跟风之作,将武术片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黄飞鸿是清末时期中国的武术宗师,香港在五、六十年代起根据他的故事拍摄的黄飞鸿系列电影,共百余部,是世界上以同一题材拍摄最多集的系列电影。
而李小龙,则带着他标志性的喊叫、双节棍与凌厉干脆的截拳道,将中国电影领入了全世界人们的视线中。对于许多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士来说,了解中国电影就是从看李小龙的电影开始,了解中国武术也是从李小龙开始的。
李小龙也因电影成为了世界最著名的中国武术家。虽然李小龙是真正把中国武术引向西方的人,但他的电影并不是第一个国际放映的中国功夫片。
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业放映的中国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郑昌和导演、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该片曾在美国1000家主流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李小龙之后,成龙的电影以现代化的背景,轻松幽默的风格,再一次征服了世界观众。
电影《少林寺》80年代也曾在中国乃至世界影坛掀起一股新风格武术电影热潮,并使李连杰这个年轻的武术冠军一举成为国际级影星。于是《少林小子》、《南北少林》、《木棉袈裟》、《武当》、《南拳王》等片一拥而出,掀起了全民尚武的高潮。后来由他扮演,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系列,也深入人心。
中国的功夫片,演员多有武术基础,不少都是武术家。如主演黄飞鸿系列最多的关德兴,就是粤剧武生。而后的成龙、李连杰、赵文卓等,都是武术家。刘家良、刘家辉则更是黄飞鸿的传人。
而在拍摄中需要演员真正打斗起来,这样功夫片又催生出了一个新的电影职业——武术指导。武术指导开始只在中国功夫片中出现,后来西方电影在追求更加刺激的打斗过程中,也引入了该职业。
2001年3月26日,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功夫片《卧虎藏龙》以其清新的画面动作,西式的意识形态,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等四个奖项,是功夫片第一次获此殊荣。
由此也引发了中国武侠电影的一次风格转向。在《卧虎藏龙》后,大陆许多知名导演争相拍摄武侠片,每次都是班底精良的大制作,邀请亚洲知名演员主演,并积极做商业宣传。
此批影片特点是:场面,动作,音乐等优美精细,颇具艺术观赏性;情节,对话等亦避免从前的粗俗,直接,构思方面追求一定的文学效果与内涵。但是,这批电影受到的负面评价却普遍高于正面的。
很多评论家认为:名气很大却没有功夫片经验的导演们,想要迎合市场,又要显示自己的高明,大手笔地制作了这些功夫片,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很多地方弄巧成拙,如:为了追求所谓的艺术效果而过分做作,对白没有跳出老套子,情节叙述冗长不爽快,或让人莫名其妙等等。
相对地,功夫片或中式武打,在国际电影界却越来越热。不仅在东方,西方国家也开始拍摄以功夫为卖点的电影,及在电视节目中插入越来越多的武打镜头。
最明显的例子是好莱坞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又译为《骇客帝国》或《二十二世纪杀人网络》)。影片将科幻题材,电脑特技和中国功夫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成功。
为了表达对中国功夫片的敬意,香港著名喜剧演员周星驰也运用电脑特技拍摄了《功夫》,并于2004年底上映,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
上一篇: 黄老之学对后世的影响
-
下一篇: 武侠小说中的武术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