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唐朝的国教是什么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1:46:46

随着《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的热播,关于道教的话题再度回归人们的视野,影视剧中风度翩翩的道士李必也让许多人对道士的形象有了一个更多面的认识。

因为道教尊奉的老子姓李,唐皇室也姓李,所以唐朝时皇室便尊老子为始祖,自称为老子后裔,因此也就特别崇奉道教。在唐朝近300年的时间里,唐帝王以道教为“本朝家教,道教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成为唐朝的国教。

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采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高祖规定“道大佛小,先老后释”,唐太宗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搜集晋魏时期隐流、秘传的道书,普传大道。唐高宗尊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积极推动道教内部改革,让道教回想黄老的辉煌时代,剔除天师道巫术迷信色彩。发展道家义理,使道教在偏离道家之后,再次对道家的回归。

如果说寇谦之对道教改革未完成与彻底,那么唐玄宗时期基本已经完成,道教发展到全盛,社会上的崇道之风发展到极致。盛唐高道辈出,孙思邈的《千金方》推动了医药学的发展,李淳风的《乙巳占》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成玄英、李荣和王玄览的重玄学说发展了道教理论建设,茅山派宗师司马承祯、吴筠、杜光庭的《坐忘论》、《天隐子》、《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宗玄先生文集》、《道德真经广圣义》等提出的修炼方法成为内丹学先驱,道教学者对教义、修炼、斋醮及科学技术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时的道派在理论教义和法术科仪上相互融合,以终南山少阳派(全真道前身)、茅山宗为道教主流。

中晚唐和五代时期,由于战乱兵祸道教相对低迷,中晚唐的统治者延续尊本崇道政策,五代十国也有帝王信奉道教。其中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尊道最为突出,同时也采取了废除佛教的政策。

那唐朝道教为什么能够成为国教呢?

唐朝是一个以关陇贵族集团第二次裂变后的利益产物。唐朝的开始是起是关陇贵族集团的二次洗牌。弘农杨氏被陇西李氏取代,并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五姓七宗在全国范围内呈现统治支配,陇西李氏处处受制于另外六望。

而李唐的格局基本上是继承于隋朝,隋朝的格局基本继承自北周,北周又源自北魏,北魏是鲜卑人国家。李唐皇族是一度鲜卑化了的汉人,虽然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鲜卑全面汉化成为汉族一部分,这也是北朝能灭掉南朝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但是在南方士族里对李唐皇室以及北方其他大家是有偏见的,这也是当时的社会事实。

南朝士族有不少是道教世家,虽然一度出现过梁朝那个饿死了的皇帝宠幸佛教的事件,但是诸如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这种拿得出来的名士基本都是信奉道教思想的,李唐皇室为了均衡五姓七宗对皇室的影响,选择道教、与南方士族达成共识,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选择。

唐朝国力一度强盛,又面临多民族融合问题,儒家治国对于唐代来说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开放的政策需要也让李唐皇室更加需要道教思想理念来进行战后恢复与发展。

有人说李唐皇室是汉化的鲜卑族,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合法的身份,这其实是不对的,古代是以文化论正统而不是血统,匈奴本是华夏,北入草原则成蛮夷就是这个道理。李唐皇室在南北朝时期出过割据政权的皇帝(王),也出过柱国,到了李渊这代已经是准世袭的唐国公,在比较注重门第的年代李唐皇室属于比较高的士族。

唐代道教被重视的本质是当时的道士群体综合素养比较高,对社会有贡献、有影响力,所以才会被重视,从而发展鼎盛。当今道教发展也需要把道教融入民族发展中,以“水”的德行自我鞭策。逐步完善好道教在文学、书法绘画、医学、工学、哲学、术算、风水学等领域的治学能力,追求成仙得道,造福社会大众;这就叫“为而不争”,要想让别人肯定,首先得肯定自我,肯定自我的途径不是吹捧自我,而是完善自我。

南北朝到唐宋道教之所以兴盛,一个原因是当时的道士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值得人们所崇尚,自我修养而不自持。清代道教衰败有满清政策原因,但根本是在于一些道士对自我的放弃。一个琴棋书画皆涉猎,诗歌对韵无不通的道士和一个连字都认不全满口国骂把道场当生意做的道人哪个更能得到的他人认同呢?

本文标签 唐朝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