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民间故事

先秦时期的漆器有哪些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1-21 11:18:00

在中国悠久的漆器史上,先秦时期是漆器的发端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中国就有了漆器。《韩非子》第三卷《十过》云:"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流漆墨其上……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所谓"流漆墨其上",大概就是指的"髹漆"。这在考古发掘中可以得到印证。

夏代之后,漆器品种渐多,在战国时期,漆器业独领风骚,形成长达五个世纪的空前繁荣。据记载,庄子年轻时曾经做过管理漆业的小官。战国时漆器生产规模已经很大,被国家列入重要的经济收入,并设专人管理。漆器生产工序复杂,耗工耗时,漆器品种又特别繁多,不仅用于装饰家具,器皿,文具和艺术品,而且还应用于乐器,丧葬用具,兵器等。

这时的漆器很昂贵,但新兴的诸侯不再热衷于青铜器,而把兴趣转向光亮洁净、易洗,体轻、隔热、耐腐、嵌饰彩绘五光十色的漆器,于是,漆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铜器。这一时期,漆器一般髹朱饰黑,或髹黑饰朱,以优美的图案在器物表面构成一个绮丽的彩色世界。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多件。这些漆器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为精彩的,而且品类全,器型大,风格古朴,这些精美的漆器体现了楚文化的神韵。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木竹器(不计漆木乐器、兵器的杆、盾、漆甲胄等)共有230多件,是先秦墓葬出土最多的。器类有食具(杯、盘、勺、豆)、用器(盒、箱、梳、架、桶)、仪式用器(俎[zǔ,音组]、案、禁)以及葬具漆棺等。制作特点较为厚重,多是剜凿而成。以食具为例,没有楚、秦、汉墓中常用的卷制、镟制。纹样风格是既有简练的线条勾勒又有精工彩绘的神话故事,如在漆棺和鸳鸯盒上绘制的漆画,它们表现出了融合中原和南方文化的艺术特点。

透雕漆禁,通高52、面长宽均55、底座长宽均41.8厘米,用器。禁面由整块厚木板雕凿而成。禁面阴刻云纹并加朱绘,四角各浮雕两龙,四腿圆雕成兽形。禁座绘云纹、草叶纹,兽形禁足绘鳞纹和涡纹。全身以黑漆为地,朱绘花纹。

这座墓出土两件漆木鹿,鹿身为木雕,头插真鹿角,形象稍异。这件彩绘鹿的四肢蜷曲,昂首凝望,神态自若。彩漆木雕梅花鹿。出自东室。出土时与笙、瑟同处,漆木鹿在我国古代人们的心目中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在楚地先秦墓葬中,鹿形漆器发现较多。其身上的方孔,可能用来插小木鼓。

浮雕兽面纹漆木案。案面浮雕兽面纹,案腿为鸟形。

彩漆木瓒,酒器。瓒是带圭形柄的杯子,用于古代的祼(guàn,音冠)祭礼(以酒祭地),有玉、青铜、木等质地。该器饰云纹,杯身两侧分别有圭形柄和耳。 双耳桶杯。出自中室。口作椭圆形,身作筒杯形,上粗下细,两侧竖着伸出两扁耳,耳呈圆弧状上翘与口平齐,贴近杯身。

素漆木食具箱:共出土有两件。这套食具箱内装铜盒、铜鼎、铜罐、铜勺等。铜盒是装饭的,铜鼎是装肉的,铜罐是装酒的。从箱内容积不大,器物放置有序以及箱上用于栓绳的铜扣来看,酒具箱和食具箱可能是墓主人生前外出时所使用的一套野餐用具。

彩漆木雕龙凤纹盖豆,通长34.5,高31.5,宽21.5cm。

食器。全器分盖、身两部分,椭圆形,短柄。豆两侧有附加的方形浮雕大耳。盖顶及双耳均采用仿铜的浮雕工艺。盖顶浮雕三条蟠龙;方耳的内外侧、两旁及顶部正面,均浮雕出龙纹装饰,龙或大或小或蟠或绕,或首尾相接,或一首双身,头、目、嘴、角、鳞均刻画入微,各具形,若隐若现,犹如浮动于云彩之中,极为生动。全器造型典雅,色彩鲜艳,纹饰繁荣,图案绚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座墓出土四件这样的漆豆。

素漆耳杯:酒器。出自酒具箱内,共16件。杯耳耳背有防止叠损的小木钉。耳杯亦称羽觞。

彩漆木架:用器。这件彩绘木架与墓主主棺同处东室,它是以两根圆木饼为底座,座上的两根圆木柱上搁一根木梁,梁的两端雕有上翘的兽首。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出自西室陪葬棺,是曾侯乙墓中第一件提取出来的陪葬品。彩绘木雕鸳鸯盒腹部被凿空,背部有盖,头可以转动,全身绘有美丽的羽毛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两侧腹部有彩绘的撞钟击磬、击鼓跳舞的图案,为我们研究此墓乐器的演奏方法提供了形象资料

本文标签 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