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书简介
梵书(天城体或译为净行书)是古印度的一种宗教文献。
文献简介
梵名Bra^hmaN!a。音译婆罗门那,解释婆罗门教吠陀圣典之文献。吠陀,狭义指四吠陀之本集(梵Sam!hita^);广义则合本集及梵书(广义),总称吠陀。梵书为婆罗门教奠定了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吠陀本集包括祭仪时读诵之赞歌、祭词、咒词。
梵书亦有广义、狭义之分,规定祭仪之实践方法,或解释赞歌、祭词之意义,说明祭祀之起源、秘义者,属广义之梵书,其内容可分为梵书(狭义)、森林书(梵A^raN!yaka)、奥义书(梵Upanis!ad)三部分。
其中梵书(狭义)又分仪轨(梵vidhi)与释义(梵artha-va^da)二部分;仪轨为规定祭祀之顺序方法、赞歌之用途等,释义则解说赞歌之意义及语源、祭祀之起源及其意义等。森林书及奥义书则同为考察祭祀及人生之意义,二者均重理论;其中奥义书尤深探哲理,又特名为吠檀多(梵Veda^nta)。
梵语Bra^hmi^或Bra^hmi^-lipi。为古代印度雅利安民族于西元前六世纪以后,所使用最古字体之一。又作梵寐书。阿育王法敕之刻文,以及印度中央州萨迦尔(Sagar)地方出土(西元前三百年顷)之货币,皆书此字体。
西元第四世纪之遗物中亦发现不少书此字体者。又此文字虽为印度古来固有者,然据近代研究,与腓尼基文同属闪族(Semitic)语系,经由印度商人之传入,于西元前五百年顷完成四十七字母。此文字最初随闪族语系习惯由右向左横写,于中央州出土货币亦同样由右向左,然阿育王刻文等则由左向右横写。
阿育王时代之文字,特称为古代孔雀王朝文字,广行于全印度,亦普及至锡兰。西元一世纪顷,产生北方梵书渐次以方形、南方梵书渐次以圆形书写或刻出之倾向。至第四世纪顷,两者之差异则更明显化。
主要内容
梵书用梵语写成,是婆罗门教及印度教的圣典吠陀的一部分。其编写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000-400年,这段时间因此被称为“梵书时代”。最早的梵书可能与夜柔吠陀中的黑夜柔吠陀编成于同一时期,但是它们现在仅存残篇。在现存的梵书中,最长也最重要的是百道梵书。
梵书为散文体,其主要内容是对吠陀本集的解释,并讲解吠陀的祭祀仪式。大抵教授吠陀的各个学派都分别编写了自己的梵书。梵书主要记载举行各种祭祀的起源、规定和论述,也保存了大量神话和古代帝王的传说故事。在语言学上,梵书是一种重要的文献。
每部梵书都与四部吠陀本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中的一部联系起来,并属于特定的吠陀学派。
历史
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典籍,是附在吠陀之后解释吠陀的一类书籍。亦译“净行书”、“婆罗门书”。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0世纪下半叶。当时,古印度编纂、解释吠陀的派别甚多,各派都有自己的梵书,而留存至今仅十四、五种。
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属《梨俱吠陀》的《他氏梵书》、属《娑摩吠陀》的《二十五梵书》、属《黑夜柔吠陀》的《鹧鸪氏梵书》和属《白夜柔吠陀》的《百道梵书》。内容基本有3个方面:①仪轨,即解释吠陀的祭仪和行祭的细则;②释义,即吠陀赞歌、祭词的诠释;③吠陀终极,即森林书和奥义书,阐述吠陀终极的目的。
森林书与奥义书附于梵书之后,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梵书。梵书虽然主要在于解释吠陀的仪轨和词义,较少涉及哲学问题,但它们在神学上和哲学上则上承四吠陀之宗义,下启奥义书之玄门。
《梨俱吠陀》后期,吠陀教从多神论向一神论过渡,生主、祷主、造物者、原人四个大神居于突出地位。吠陀哲学家认为,这四个大神具有比其他天神更普遍的、更超越的神格。随后,四神合为一神──“原人”。
原人在神学上被赋予四大神明共有的最高特征:全知全能,创造宇宙,在哲学上被理解为宇宙的本原,同时理解为宇宙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