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奇荒为什么没有大起义
清光绪初年,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发生了持续数年的旱灾。一时间,饿殍遍野,瘟疫肆虐,史称“丁戊奇荒”。“山西九十余州,饥民八百万余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国库空虚,灾民难以救济。自光绪二年(1875)以来,丁戊奇荒,一场空前的天灾席卷了直隶、山东、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四川等地。
持续了4年的这场天灾人祸,真实的情景,更远胜过李鸿章曾国荃口中所说的“冷酷”:清朝笔记中所写的天灾人祸,全是“日日有饿死之人”“饥寒交迫,死者不胜屈”之类的描写。据灾害调查部长阎敬铭估计,有几个受灾省份,每一个省份每天都有饥民死亡,恐怕超过千人。
为何这次大饥荒没有出现农民起义?
为什么在这次饥荒中没有引起大规模的起义和反叛,一个是体制问题,一个是人事问题,很少有人想到,国外的问题。清王朝作为封建专制政权,虽然受到不少人的抨击,但在这种天灾人祸面前,它具有绝对的压制力。
虽然没有现代社会救济制度、保障制度,但清廷在应对这类饥荒时得心应手。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下,面对灾荒,动员能力很强,一个庞大的帝国可以迅速运转,迅速派官员救济灾民,减免灾民的税收,并平息人心。
李鸿章是钦差大臣,慈禧派他到灾区负责赈灾放粮。并且在他的统筹下,安定了灾区人民的生活,进一步防止了饥荒的蔓延。先从江南调运粮食,低价卖给灾民,同时成立粥厂,收运流民,并安排他们回家。
此外,他还光明正大地“卖官卖爵”,不过他卖的都是荣誉爵位。以这些虚伪的东西换取财富,最终扑灭了饥荒的火焰。经过他的救济,很快灾区开始重建家园,人们也慢慢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其中最出乎意料的原因,其实还是与西方传教士有关。在江南士绅的眼里,这些传教士的行径却成了一种无礼的觊觎之举,以为是为争取民心。
为与西方传教士对抗,江南的士绅们联合起来,只要传教士一出现,江南的士绅们就会跟着去。布道者放粮食赈灾,他们也出钱出粮。于是在两个团体的动员下,全国掀起了一股捐赠粮食的热潮,这样的结果虽然是好的,但也值得我们反思。
为何如此惨痛的天灾人祸,民国史上竟鲜为人知?因祸得福,仍是人之祸。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笔的抗灾救灾资金被挪用,甚至在洪灾发生时,当时的湖北省主席何成浚竟仍在打麻将,听闻洪灾发生后也只是淡淡一句“没关系,看着办吧”。这样冷淡的态度,正是这场天灾人祸的黑手,也生动地说明了“黄金十年”期间的“南京国民政府”,那种可怜的执政能力。
-
上一篇: 丁戊奇荒有多严重
-
下一篇: 2021年5月3日:王景愚逝世